子宮頸癌一直是中國女人的最大威脅,到目前為止,導致子宮頸癌的主要原因至今還不是非常確定,但是讓人慶幸的是,這種疾病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由蕭薔代言的「六分鐘護一生」的抹片檢查即是在推廣早期檢驗子宮頸癌,以期早期治療。
你是高危險群嗎?
子宮頸癌與一般癌症不同,主要的高危險群至今還尚未有定論,但是經過幾十年來的研究,也統整出與其相關的因素,包括:
可能因素 |
詳細說明 |
種族 |
根據統計,猶太人較不容易罹患子宮頸癌,但是目前還無法確定。 |
性生活習性 |
過早有性經驗、或是早婚、早生育、性伴侶過多等,另外性生活過於紊亂、頻繁者較容易罹患子宮頸癌,例如特種行業的女性。 |
年齡 |
根據統計,35歲到60歲是子宮頸癌的好發年齡,但是目前年齡似乎有提早的跡象,可能與性經驗年齡提早的原因有關,所以絕對不要認為這是年紀較大的女性的專利。 |
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
聽到人類乳突病毒,一般人都不太認識,可是它卻是引發最盛行的性病菜花的主要病菌,近年來醫界發現人類乳突病毒數十種型之中的第16型及18型與子宮頸癌的發生有極大的關聯性,所以也讓醫界對於這個病毒投以更多的關注。
近幾年在臨床上已證實,高達99.7%以上的子宮頸癌患者,皆可歸因於人類乳突病毒的感染,事實上生殖道粘膜的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可說是最盛行的性病,但是往往因為沒有徵兆而容易被忽略。
但並不是每一種人類乳突病毒都會引發子宮頸癌,醫界發現若受到第16、18型人類乳突病毒感染,但是也不是每一位感染16、18型的婦女都會轉變成為子宮頸癌。
根據統計,感染之後約有10%將來會出現子宮頸上皮內腫瘤生成(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這個時候還不是癌症,但是如果持續未接受治療就會從輕度增生(CINⅠ)、變成中度增生(CIN
Ⅱ)、如果還是沒有獲得適當的治療就會變成嚴重增生(CIN
Ⅲ),也就是子宮頸原位癌。
目前對於人類乳突病毒,醫界尚未有治療的藥物,但是若發現已經引發子宮頸上皮內腫瘤,可以使用雷射光治療,或是將子宮頸上皮移成區大環切除來治療,一般使用這種切除法,需要以內視鏡進入,並進行局部麻醉即可施行。
得了會怎樣?
子宮頸癌在早期的時候並沒有症狀,但是到了後期,就會出現陰道異常出血,白帶增多的情況出現。
如何治療?
《抹片異常》
如果經過抹片檢查出現異常情況,通常會依輕重程度,有不同的治療方式:
輕度子宮頸上皮內瘤的處置方案(CIN
Ⅰ)
這個時候屬於輕度的情狀,對於身體不會有很大的影響,但是為了安全起見,還是需要每三個月到六個月作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以掌握病況。
中度子宮頸上皮內瘤的處置方案(CIN
Ⅱ)
可以做局部的治療,包括鐳射部分氣化治療(Laser
Ablation)、電圈部分切除治療(LEEP)和子宮頸錐形切除(Conization)。
重度子宮頸上皮內瘤的處置方案(CIN
Ⅲ)
一般認為若錐形切片的邊緣仍殘留腫瘤細胞,則必須再施行子宮頸錐形切除手術,如果不考慮生育,或是已經不用再生育的婦女,則可考慮做全子宮切除手術。
《初期子宮頸癌的治療方式》
Stage Ia1:
如果發現有早期侵犯的病灶,病患必須要做連續切片來確定最大的侵犯深度、病灶寬度以及是否有淋巴管侵犯(LVSI:Lymphatic
Vascular Space
Invasion),對於此期的子宮頸上皮細胞癌,單純子宮切除、或是錐形切片(邊緣沒有腫瘤侵犯),就可達到幾乎100%的治癒率。
選擇要做子宮切除或是子宮頸錐形切片,通常是以是否要保留生育能力而定,雖然淋巴血管(LVSI)一般被認為是子宮頸癌預後較差的因子,對於此期的病人,淋巴血管侵犯是否有重要的預後影響則尚未確定,所以也有專家指出,若Stage
Ia1的子宮頸上皮細胞炎發現有淋巴血管侵犯,可施行根除性的子宮切除(Radical
Hysterectomy)或修正式根除性子宮切除(Modified
Radical Hysterectomy)或是全子宮切除(Total
Hysterectomy)合併骨盆腔淋巴切除。
Stage
Ia2:
確定為此期的病人,可施行根除性子宮切除術或修正式切除性子宮切除術、合併骨盆腔淋巴切除或是接受放射治療,均可達到差不多的療效。Stage
Ia2的放射治療應該涵蓋體外照射(Teletherapy)和腔內近接放射治療(Brachytherapy)。
Stage
Ib或IIa:
此期的子宮頸癌,應該做根除性的子宮切除術合併骨盆淋巴結摘除術,或是直接接受放射治療,兩者療效差不多。
Stage
Ib或IIa的放射治療方法應包括腔內近接療法和體外照射,而Stage
Ib2腫瘤體積相當大的病例,若腔內近接放射治療順利,無殘餘腫瘤,若追加子宮切除對局部腫瘤控制沒有幫助。
《晚期與復發子宮頸癌的治療方式》
所謂的晚期子宮頸癌為FIGO
Stage IIb
或Iib以上,標準治療法是直接施以涵蓋高能量(Megavoltage
Radiation
Energies)之體外照射(Teletherapy)與近接療法(Brachytherapy),以多照野方式(Multiple
Field Arrangement)在主要病灶處提供足夠的放射劑量。
手術後復發性子宮頸癌的治療方式:
經由手術治療後的子宮頸癌,如果在骨盆腔復發,可進一步接受放射線治療,大約有16-47%的五年存活率,但是如果復發部位只局限在骨盆腔中央(Central
Recurrence),無骨盆腔側壁蔓延,可考慮再以手術治療。
放射線治療後復發性子宮頸癌的治療方式:
全劑量(Full Dose)放射治療後腫瘤復發如何處理,須視復發的部位而定。
緩解性治療(Palliative
Therapy):
緩解性治療主要適用於有症狀的病人例如疼痛,治療前必須先設定好治療目標,骨盆腔症狀緩解性治療主要是使用放射治療,短程放射治療對這類病人有一定的效果。
另外全身性的化學治療對於症狀減輕也有不錯的效果,只是效果持續時間並不是很長,另外也可能考慮使用物理治療來減輕病人的疼痛。
子宮頸抹片檢查怎麼做
對於子宮頸癌,其實是預防重於治療,要及早發現是否罹患子宮頸癌其實並不困難,只要短短的六分鐘,這可不是廣告名詞喔!因為子宮頸抹片檢查,並不是要用手術取出樣本,也不需要麻醉,只需要短暫的時間,而且也不會感到疼痛。
首先醫療人員會先用工具將陰道壁張開,利用膠片從子宮頸輕輕刮取細胞,再將這些刮取下來的細胞,浸泡在有特殊保護液的瓶子內,完成樣本後,送交檢定即可,這樣就可以檢測出子宮頸的細胞是否有異常的變化,只要定期做檢查,就能早期發現子宮頸癌早期治療,治癒率極高。
雖然子宮頸癌好發於30歲以上的女性,但是目前因為性經驗提早、性觀念開放,患者的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所以也許你還沒有到那個年齡,但是卻已經有豐富的性經驗,那麼就找個時間到婦產科去做個檢查吧!只要短短的六分鐘,就可以預防子宮頸癌,何樂而不為?
另外,如果是早婚、生育子女多、性生活頻繁或子宮頸感染者,更要特別注意,每年至少要做一次抹片檢查,如果發現抹片有異常現象,通常可再安排進一步的檢查,包括陰道鏡檢查(colposcopy)及子宮頸錐形切片(Knife,
LEEP: Loop
Electr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Laser)、分段式子宮內膜搔刮取樣(Fractional
D&C)等;以求更確實的診斷。
治癒率
重度子宮頸上皮內腫瘤至微細侵犯性的子宮頸癌(Microinvasive
Squamous Carcinoma,
FIGO stage
Ia)治癒率達百分百。
FIGO
Stage Ib 與IIa的病例治癒率可達70-85%,另外針對較晚期且尚未轉移出去的子宮頸癌患者,標準的放射治療方式是施行放射線治療,目前的五年存活率平均只有40-60%,但是隨著治療方法的進步,仍有改善空間,所以只要能定期施行子宮頸抹片檢查,越早發現,治癒率越高。
參考資料:國家衛生研究院子宮頸癌篩檢及治療共識
子宮頸癌(Cervical
Cancer)
乳癌(Breast
Cancer)
卵巢癌(Ovarian
Canc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