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26日報導-「難道就這麼一次?」聽起來很無辜,但是如果是服用搖頭丸(Ecstasy),那就更無辜了。研究者指出,只要服用一次搖頭丸,就能使大腦終身受損。
靈長類動物的實驗結果顯示,二或三劑藥物所造成的神經功能損傷,比過去所認為的還要嚴重,這類的損傷(傷害多巴胺載體神經節,dopamine-carrying neuron)會導致類帕金森氏症的症狀。在新聞發表會上,國立藥物濫用學會前任主席Alan I. Leshner說:「使用搖頭丸就像在和大腦功能賭俄羅斯輪盤。」
研究者,Johns Hopkins大學醫學院的George A. Ricaurte醫師說:「這項研究的結果顯示,即使服用搖頭丸的次數非常少,也會對許多腦部系統造成長期性影響,這傳達給年輕人一個重要的資訊,不要拿自己的腦袋做實驗。」這項研究的結果發表在本周的《Science》雜誌。
研究者先給猴子二或三劑量的搖頭丸或「MDMA」-這是年輕人在通宵舞會上常服用的劑量。所有的猴子,包括那些只服用了兩劑量MDMA的猴子,牠們的大腦會出現多巴胺神經節的「大量流失」。多巴胺神經節控制著運動、情感、認知反應,以及感覺快樂的功能。
為了進一步檢測搖頭丸對其他物種的影響,研究者給狒狒服用同樣劑量的MDMA。接受2份劑量的狒狒,其多巴胺神經節流失的嚴重程度,與服用3份劑量的狒狒相同。牠們還出現了較不嚴重但明顯的長期性血清素載體神經節(serotonin-carrying neuron)減少的現象,而這種神經節會影響情緒和行為。
Ricaurte解釋道,當多巴胺神經節的損傷超過某種程度,就會開始出現帕金森氏症的症狀。以前,只有大學生偶爾會服用這類藥物。但現在更年輕的青少年也開始流行服用這種藥物,這些年青人常服用多倍劑量的搖頭丸,因此增強了藥物對神經細胞的傷害。
Ricaurte表示,除了少數例外情形,搖頭族不會有明顯的運動功能問題。但是,由於多巴胺會隨年齡的增長而降低,搖頭丸會使搖頭族在晚年成為帕金森氏症的高危險群。Ricaurte提到,由於沒有直接的傷害性,所以搖頭族以為搖頭丸是安全的。
Ricaurte說:「我很驚訝人們會對MDMA與危險的相關性有那麼大的誤解,那些企圖服用MDMA的人應當曉得,這種東西會破壞大腦細胞,他們也應當知道,在娛樂場所服用一般劑量的搖頭丸後,很可能會產生神經毒性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