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9, 2006 -- 最新研究推翻過去對statins療法的觀點,顯示降血脂statins類藥物,對更多數、更廣義的病患而言,不但藥效佳且經濟實惠。
執行statins類藥物成本分析的牛津大學的研究團隊總結,即使是心肌梗塞或中風風險相對較低的族群,也應考慮接受這類藥物的治療。
他們發現以非專利statins類藥物進行之治療,即使是對那些年度體檢結果在重大心臟病或中風風險低到1%的35歲青壯年,或是85歲的年長者,都是經濟實惠的。
這樣的條件剛好在一般歐洲和美國建議的治療門檻之下,還不到接受治療的程度。
護心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Jane Armitage向WebMD表示,我們知道statins類藥物在降低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風險上非常有效,當statins類藥物過了專利期而藥價變低,它們則應用在更多病患身上當作治療藥物。
【非專利藥物選擇變多】
目前有數百萬人正服用statins類藥物,像是Crestor、Lescol、Lipitor、Pravachol或Zocor,藉由降低其低密度「壞的」膽固醇,以降低其罹患心肌梗塞、中風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在美國,最近有兩種專利藥物剛過專利期,Zocor目前是以非專利藥物simvastatin的商品名面世,而Pravachol則是以非專利藥物pravastatin的商品名面世,非專利statin類藥物lovastatin亦為廣泛使用的處方藥。
根據美國消費者聯盟最近於《消費者報導》雜誌發表的調查指出,非專利statin類藥物每年能為美國的病患節省近1,800美元。
英國護心研究中心將20,536名罹患心臟病、有其他動脈栓塞的疾病,像是中風或糖尿病的患者納入研究,這20,536名病患平均接受五年期的療程,每日服用40毫克的simvastatin或是安慰劑,研究參與者的年齡為40至80歲。
Armitage和研究同仁於去年提出,當使用藥價較低非專利statins類藥物,進行數年的治療,對廣大的已經有過心臟病、中風或糖尿病史的患者,的確是經濟實惠的。
運用來自研究的資料,研究人員估計,對於較年輕且健康的人,終身服用statins類藥物會是經濟實惠的。
研究人員結論指出,就延長壽命而言,較年輕、高風險的患者被認為會從終身服用statins類藥物中得到最大的好處。
對於有著5%風險,罹患重大心血管疾病五年的人(年齡在35至85歲之間),在開始接受治療之時而言,估計每年花在藥費上從858美元至4,700美元不等。
在《BMJ》線上版所發表的最新研究中,研究團隊總結道,就終身療程而言,以非專利statins類藥物治療,實際上較先前的認知還要來得更節省健保經費,甚至對許多人而言是經濟實惠的。
【重要的貢獻】
心臟科醫師Sidney C. Smith向WebMD表示,該研究對醫學文獻報告做了重要的貢獻。
Smith醫師是美國心臟科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簡稱AHA)的前主席,率領AHA及美國心臟科學院工作團隊,以檢驗臨床實作方針,他同時也是北卡罹萊納大學的醫學教授。
他表示,治療的第一項標準是,必須要確定是否真的能帶來益處,一旦顯示出益處來,問題隨即而來,達到益處的效果需要花費多少?即使是對中度風險中最安全無虞的病患,以非專利statins類藥物治療來降低風險,也是相當經濟實惠的方法。
儘管有效的預防療法正持續增多,但Smith醫師強調生活型態仍在預防策略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他表示,生活型態的改變必為一切的基礎,生活型態的改變,代表的是要戒菸、飲食正常,並適度運動,我們得要確實讓病患知道,良好的生活型態,自始至終都很重要。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因其他疾病,像是肝病,而能服用statins類藥物;服用statins類藥物可能發生的副作用,包括肝功能異常、肌肉疼痛、肌肉損傷、過敏反應、昏厥、腹痛或便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