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 11, 2009 -- 有慢性下背痛的美國人越來越多,最新研究顯示,這可能要怪美國的肥胖流行。
根據研究人員表示,他們把北卡羅來納州的情形反應在全美,在北卡羅來納州,有慢性下背痛的比例比1990年初多了兩倍以上。
北卡羅來納大學的Janet Freburger博士與同事們指出,下背痛是美國第二大的失能原因,也是無法上班的常見因素。
如果研究參與者表示他們在三個月的研究期間幾乎每天都會疼痛與行動受限,或在前一年中曾有1天以上疼痛到影響行動超過24次,就認定他有慢性下背痛。
研究團隊發現,北卡羅來納州的慢性下背痛發生率從1992年的3.9%增加到2006年的10.2%;不論男女都有增加,也涵蓋所有年紀與種族。
這篇研究是在1992年電話訪問4,437位、2006年訪問5,357位北卡羅來納州的居民,設定的問題在決定下背痛或脖子痛到影響日常活動的比例。
這篇研究刊載在2月9日出版的內科醫學總覽(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中,它是第一篇使用類似的方法與符合慢性下背痛的定義來分析一段時間內趨勢的研究。
有超過80%的美國人曾在某個時期有過下背痛,這種疾病每年的花費預估是1,000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二是因為薪水與生產力下降所致。
研究人員表示,罹患率增加的原因還不清楚,但可能跟肥胖比例與憂鬱症增加有關,而且也較能察覺到它們的症狀。
此外,全國勞動生態的改變,建築與服務業工作的增加,以及製造業的減少都可能是影響因素。
Freburger博士表示,不管是這種疾病的罹患率增加或是造成這種病的因素增加,都會讓健保使用率上升,因此,研擬花費與改善照料的政策是非常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