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10, 2008 -- 最新研究顯示,被診斷出失智症後平均存活的時間約為4.5年,那些在70歲之前被診斷出來的人通常會活10年以上。
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為了更瞭解罹患阿茲海默氏症或失智症患者倖存的特性,追蹤13,000位65歲以上的患者14年。
在追蹤期間,有438位研究參與者罹患失智症,其中356位死亡;整體來說,女性失智症患者比男性患者活得較久,大約是4.6年與4.1年。
較虛弱的患者比較健康的患者早死,但是已婚、住在家裡、以及精神衰弱程度對於存活率都沒有很大的影響。
研究刊載在1月11日發行的英國醫學期刊線上搶先版(BMJ Online First)中。
劍橋大學流行病學教授Carol Brayne向WebMD表示,當我們考慮所有事情後,人們存活多久的重要預測值仍然是性別、年齡、以及功能性能力,功能性能力比認知衰退更能代表某個人多久後會死亡。
【失智症與早死】
根據全球失智症的比例,在可預期的未來,每20年會成長一倍,估計到2040年會有8,100萬人,之前的研究清楚顯示,失智症患者的存活時間比正常人低,即使是與失智症有關的輕微神精損傷也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但是與失智症患者死亡人數有關的特性還不是很清楚。
一般同意,患有失智症的女性傾向於比男性活得久一些,但對於其他像是教育程度、罹病的年齡、以及婚姻狀態等特性的影響較不了解;而且Brayne教授表示,許多之前的研究設定患者有在醫院或是有找醫生治療疾病,她表示,我們希望了解所有人的情況,而不只是有治療失智症的人而已。
在研究中罹患失智症的人之中,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人是女性,而且女性開始罹患失智症的年齡中位數是84歲,男性是83歲;女性死亡的年齡中位數是90歲,男性是87歲,而且平均存活的時間不一,從最年輕的患者(65至69歲)的10.7年至最年長患者(90歲以上)的3.8年不等。
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存活時間會比教育程度較低的人稍短一些,但差異並不顯著;住在安養院的人存活時間會比住在家裡的人稍短一些,但差異也不顯著;如同其他研究,失智症與存活時間較短有關,但失智症患者的認知程度並未對死亡有重要的影響。
【照顧失智症患者】
研究人員Murna Downs博士表示,大多數的人並不了解失智症是種疾病,而不只是死亡的宣判。
Downs博士的研究是針對失智症患者的生活品質議題,她表示,失智症患者活很久,而現在我們有很多需要了解的,人們假設如果某個人不知道他們身處何處,他們就沒有能力思考或感覺,但是失智症患者還會思考、會笑、會感覺雨打在臉上、會試著感覺自己的世界。
她強調,患者常會被孤立,因為家人或其他照料者不了解他們需要溝通與刺激;她表示,人們接觸的潛在性療效是無法預估的,你絕不會將一個小孩放在椅子上,讓他們自己整天坐在那兒什麼事也不做,小孩需要刺激與人的接觸,失智症患者也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