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9,2004 -- 一項新的研究指出,當年紀到了40歲時,可能是心理與生理的一個里程碑。
研究人員已在年紀超過40歲、習慣於不從事工作的人類大腦中,分離出一組基因,並可能幫助解釋因年齡導致的自然心智退化。
該項研究刊載在自然(Nature)期刊中,研究中,研究人員檢視了年紀介於26至106歲已故者的大腦,以其為樣本觀察其腦部基因的作用,並辨識一組年過40、心智活動不像同年齡人士活躍的大腦基因。
這些基因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幫助大腦的不同區域促成及截斷彼此的溝通,對於學習和記憶的功能相當重要。
研究人員表示,基因大約在超過40歲後出現活動的衰退現象,因為隨著年齡增長, DNA的傷害將會增加,具體而言,DNA損害似乎可影響基因涉及它們排列的規則、而非僅是它們功能的部份。
針對這項研究結果,研究人員表示, DNA損害可能來自大腦中選擇性脆弱的基因,將減少涉及學習、記憶與溝通的蛋白質製造,而非僅僅損害大腦細胞整體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