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1, 2004 -- 空氣污染會提高心臟疾病、致命心臟病及心律不整的風險。專家指出,對於高危險群的人,暴露於空氣污染下,只要幾個小時,就會導致心臟病發。
美國心臟協會出版的科學論述提到,相關的研究是要提供醫師及政府部門(如EPA等)正視空氣污染對心臟病的影響。
密西根大學的教授Robert Brook醫師表示,事實上,在過去的十年裡,有越來越多的證據促使人們重視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Brook醫師指出,一氧化碳、氧化亞氮、臭氧、鉛及微細顆粒等的污染物,都會導致心臟病,進而增加住院及死亡的機率。
最近有一項針對美國90個大都市所作的調查顯示,空氣污染使得整體死亡率增加21%,因心肺疾病死亡的比例增加了31%;其他相關的研究也顯示,空氣污染可能會加速血管硬化,而血管硬化是導致心臟病的主因。
血管硬化方面的疾病是很常見的,但是,就像心律不整及心臟病發作一樣,因空氣污染引起的血管硬化,常常是突發性的。
證據
Brook醫師指出,數以百計的流行病學論文都將空氣污染和疾病連在一起,在過去的15年裡,空氣污染會導致疾病的證據不但越來越可靠,相關的研究也越來越多。
長期影響的證據
一項由哈佛大學主導的研究包含了8,111個成人,這些人分住於6個大都市中;在過去的16年裡,住在污染最嚴重都市中的成人,因心肺疾病死亡的比率,比住在污染最低的都市者要高出12%;且污染最嚴重的都市,死因排行第一位就是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包含心臟方面的疾病,心臟病突然發作、中風及心律障礙等。
另一項也是長達16年的研究,參與者包含分佈於50個州的500,000個成人,且都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的環境中;這個族群裡,因心肺病變而死亡的比率增加了6%,因肺癌而死亡的比率則增加了8%,這個研究的主導者是美國癌症協會。
短期影響的證據
一項全國性的研究包含了五千萬人,分住於20個大都市,在空氣污染最嚴重過後的第二天,發現因心肺疾病而死亡的比率最高,這一天,因其他因素而死亡的比率也是最高。
高濃度顆粒污染的結論
* 長期暴露會縮短數年的壽命。
* 長期的曝露會引發心臟病或心律不整,進而提高死亡的風險。
* 在污染狀況最嚴重的幾天裡,患有慢性肺病、心臟疾病或心衰竭的老年人特別危險。
* 抽煙會提高因心臟衰竭及心臟病發所導致的死亡率。
Brook指出,空氣污染所含的有毒物質會對身體造成壓力,這些有毒物質會將自由基輸送到全身,並引發心臟、血管及肺部的發炎現象,這個現象會破壞身體的系統,進而導致癌症及心臟病的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