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男人的地位在退化嗎? |
|
April 21, 2004 - 一項新的科學研究成果宣稱,小鼠可以經由單性繁殖而生產,雌性卵子不須由雄性授精就可以產出新生兒!如果這項研究屬實,那麼從現在起,男人的「男性功能」,可能已無用武之地了!
單性繁殖,來自拉丁文的「童貞生產」,乃是產卵物種(例如:昆蟲、魚類、蜥蜴等爬蟲類)舊有的繁殖方式。很諷刺的,上述物種甚至包括一些鳥類和蜜蜂(用最傳統方式產生下一代的代表):雌性產卵,但卵的發育,甚至根本不需要「準爸爸」的參與。
然而,還沒聽過有哺乳類可以用單性繁殖生產下一代的,儘管之前曾嘗試以小鼠、猴子,以及人類的胚胎進行單性繁殖,然而,都撐不過幾天。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哺乳類中,準爸爸扮演著必須性的角色,如果缺少來自精子的遺傳物質,胎盤將無法正常發育;由於胎盤負責提供胚胎發育所需的氧氣及養分,如果缺乏了需的氧氣與養分,那麼胚胎勢必難以存活。
那麼這是否就意謂著,其他雄性哺乳類,例如男人,在生小孩一事上,已經失去固有的利用價值呢?別緊張,兄弟們可別那麼快灰心!
澳洲的胚胎學家Patrick Tam博士指出,哺乳類的單性繁殖並非簡單直接的技術,他表示,該項研究所用的小鼠,並非一般的老鼠,那些老鼠的一些染色體特性已經由特殊的基因工程技術改造。的確,那些老鼠的卵子發育時,裡面只含有來自母系的遺傳物質,而不像其他的哺乳動物,在有性生殖過程中,卵子內同時有來自雙親的遺傳物質。
該研究中,研究人員把細胞中少了稱為H19「雄性」基因的染色體,和來自發育成熟卵子只含母源基因的染色體,合併在一起。過去,由該方式形成的胚胎,由於胎盤發育不全,很快就宣告死亡;然而,這一次,研究人員不僅使存活期延長,甚至還產出小鼠,其中一隻新生小鼠,甚至活到成年!該成果發表於4月21日當週的「自然」(Nature)期刊中。
該篇文章的導讀專欄作者Tam博士表示,這項發現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顯示胚胎發育乃至成熟,絕對需要來自父系和母系一些相關基因的活性,這個現象叫做「基因銘記」(genomic imprinting),意思是指同樣基因,若傳承自不同雙親,於胚胎發育時,就可能發展出不同的結果。
賓州大學醫學院,單性生殖研究專家Kent E. Vrana博士說明,這一點的重要性可望有助於解釋,為何人類受孕前三個月的流產機會高。他表示,這些研究人員的經驗是,過去的流程上,當小鼠胚胎發育時,往往最多到第10天,也就是懷孕中期,就會流產。但這次當他們把基因動了些手腳後,可以順利懷胎至第13天,而當他們把基因再扭轉一次,則可以撐到第17天;最後,他們做了修改,居然完成為期19至31天的整個懷孕日數,並順利生產!
藥理學系Vrana博士指出,該項研究的目的並不是要以幹細胞技術進行生命複製,而是為胚胎發育研究提供新資訊,對胚胎發育多一分瞭解,我們就多一分機會可以改善它,甚至可望解決懷孕早期的流產問題!
|
|
最後修改日期: 2004/4/30 上午 11:46:00
|
相關醫療新聞:
.熟男大敵攝護腺癌
.打造百分百男人
.較少的睡眠可能會降低睪固酮
.前列腺癌最新治療方針
.男人為什麼避不就醫?
》更多相關醫療新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