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5, 2004 - 嚴重疾病早產兒經常使用類固醇預防肺部疾病,並幫助他們及早脫離呼吸輔助器,但他們因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3月25日刊載的一份研究指出,這代價示降低智商IQ、運動協調能力也降低,且有發育不良的後遺症。
台中中國醫藥學院Tsu F. Yeh博士和其同僚檢查146位年滿8歲的早產兒童,他們平均的出生體重為3磅,出生時他們若不短期放置於保溫箱,則無法存活。
出生後不久,半數早產兒即接受強效類固醇治療,這類固醇叫做dexamethasone,另一半接受無藥效的安慰劑治療。類固醇治療組在出生後28天後明顯改善慢性肺臟疾病,然而,這兩組在死亡比率上,並沒有差異。
某些服用類固醇的兒童,當他兩歲開始即顯現出生長遲緩的現象,他們可能智商較低、運動協調能力差、身材較矮小。Yeh和其同僚總結表示, 這種治療方法因副作用的關係而不被建議使用。
辛辛那提兒童醫院醫學中心Alan H. Jobe博士評論這項研究時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醫生仍對頻臨絕望的早產兒使用這種治療方法,大部分醫師喜歡使用藥效較溫和的腎上腺皮質素類固醇及betamethasone。
Jobe已在美國小兒學會、加拿大小兒科學會和其他組織中強調,請停止使用皮質類固醇,但是到目前為止許多醫師因為它們似乎有效,而依舊繼續使用。他表示,既然醫師無法停止使用類固醇,如果可以,我們需要知道如何安全的使用它。因此,Jobe呼籲,最小劑量和最短使用期間的類固醇臨床試驗是迫切需要執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