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 31, 2003--根據一項研究顯示,在100個美國人之中有6個人的基因有變異,而此基因變異會大幅增加心臟病的機率,不過選擇正確的食物則可降低此機率。
心臟病型的基因常發現於黑人、亞洲人、太平洋群島的人及其他種族的人身上,不過不論是哪種種族,有些人似乎會帶有基因變異。
基因變異會有何影響呢?研究顯示,這種基因比抽菸還容易引發心臟病,幾乎與糖尿病造成的機率相近,主要的原因是使動脈壁厚,另外攝取太多花生四烯酸(AA, arachidonic acid--主要來自肉類脂肪)也會使遺傳基因有不好的影響,不過多吃魚油如鮭魚、鮪魚及鯖魚,都會抵減這些影響。
研究人員Caterina博士與Zampolli博士在發表於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期刊的文章中指出,這些發現顯示,魚油產生的心臟保護作用可能比基因變異更重要。
《心臟病的起因》
這些發現讓心臟病的起因再重回神秘,在南加大Dwyer博士的認知上,缺乏產生5-lipoxygenase的基因可避免動脈硬化症,為了解這個基因是否對人體疾病很重要,他們分析不同種族的470位健康的中年人,結果發現其中有6%的人這個基因有變異,而這些基因變異會增加人體的5-lipoxygenase活性。
理論上5-lipoxygenase活性增加會導致免疫系統的細胞累積在動脈管壁上,這會導致發炎進而使膽固醇累積於動脈管壁,長期下來,累積成阻塞動脈的斑塊(plaque)而引起心臟病,這似乎是合理的,因為有基因變異的人的動脈壁較正常的人厚,而較厚的動脈壁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原因。
《營養與基因共同作用》
Dwyer研究群更深入探討,5-lipoxygenase是分解脂肪的酵素,尤其是AA(主要來自紅肉的脂肪),進而產生發炎物質,他們指出有基因變異的人,再加上吃太多AA,就更容易導致心臟疾病。
有基因變異的人對於吃高量的AA所造成的心臟阻塞特別敏感,然而有基因變異的人,對於吃高量魚油所造成的健康影響也特別敏感,所以多吃魚油可以抵減基因所造成的心臟病,Dwyer指出,這些發現可以引導出新的飲食習慣,並且可利用基因技術來預防心血管疾病,特別是針對不具有歐洲血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