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 12, 2003--來自法國的最新研究顯示,富含油脂的魚肉可讓你維持較低的心跳速率,預防心臟猝死的發生。
法國里爾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 de Lille)流行病學專家Jean Dallongeville博士說,在過去十年間,我們已獲得許多有關魚肉能保護心臟的研究結果,而他發表於最新一期「循環:美國心臟醫學會期刊(Circul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中的研究結果顯示,魚肉可降低心臟病引起的死亡率,而在鮭魚、鯖魚(mackerel)及鯡魚等富含油脂的魚肉中所含的omega-3脂肪酸就是其保護心臟的神秘成分,但這些脂肪酸是如何作用而產生這種心臟保護的效果則尚未完全瞭解。
《追蹤吃魚的人》
在Dallongeville博士的這項研究中共有超過9,700名50 ~ 59歲的男性參與,他們都沒有罹患心臟病的任何跡象,研究人員從1991年開始持續追蹤這些受試者至1993年,不但記錄他們的心跳速率、血壓、膽固醇,及其它可能引起心臟病的危險因子,並詢問他們的運動、吸煙、飲酒與飲食情況,當然也會詢問他們吃魚的頻率,不過他們並未特別區分所吃的魚肉種類。
另一個有407位男性參與的小組也同樣接受採血檢查以評估體內的脂肪酸濃度,結果顯示吃魚的人心跳速率較低,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訊息,因為即使心跳速率少許降低,對於是否造成心臟猝死的差別卻很大。
每週吃不到一次魚肉的男性,其平均心跳速率每分鐘為67.5次,而每週吃魚超過2次以上的男性,其平均心跳速率每分鐘則為65.5次。
這很可能是因為脂肪酸能穩定心臟細胞的電活動,因此達到降低心跳速率的效果,此外,脂肪酸也可能會因為改善血壓及幫浦作用而降低心跳速率。
研究人員在血液中也找到了相關的證據,常吃魚的人其血液中含有許多可保護心臟的脂肪酸,他們體內的三酸甘油脂含量較低,血壓也較低,而「好膽固醇(HDL)」的濃度則較高,但魚肉看起來似乎並不會影響「壞膽固醇(LDL)」或總膽固醇的含量。
一般說來,吃魚的人有不同的運動與營養攝取習慣,如飲酒,這可能有助於改善心跳速率,但在Dallongeville博士的研究中,運動後食用魚肉是降低心臟猝死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