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10, 2003 -罹患子癇前症的婦女,可能之後會有較高的風險罹患血凝塊。所謂子癲前症(preeclampsia),是指妊娠 20 週以後才出現高血壓,同時至少伴有蛋白尿或水腫的症狀之一的病症,這項發現刊登在本週的《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
子癇前症婦女有較高的血凝塊風險,一般認為是因為血管窄化所引起的,如果沒有治療,可能會發展成子癲症,對母親與胎兒都有致命危險。然而,由於通常生產後子癇前症即可消除,因此醫師可以提早接生。
安大略省衛生部的Carl van Walraven在研究中,將13,000名子癇前症住院婦女與284,000名沒有子癇前症歷史的婦女做比較,所有的婦女在離開醫院之後,共接受三年的追蹤。
他發現靜脈栓塞症,即血凝塊在子癇前症組中較為常見。在研究期間,罹患子癇前症的婦女有兩倍以上的機率因為血凝塊住院。
這種血凝塊通常出現在腿部,但有很少的病例中,血凝塊會流到肺部,導致肺栓塞的病症,嚴重會引發死亡。
Walraven表示,曾經罹患子癇前症的婦女出現血凝塊的機率其實很小,由於風險太小,所以不需對子癇前症婦女進行預防血凝塊的措施。但他建議這些婦女注意血凝塊的症狀,以便立即尋求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