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 25, 2003 - 帕金森氏症患者通常都不太喜歡說話,因為即使他們想要說悄悄話,可是說出來卻像是在吼叫,最新的言語治療(speech therapy)技術則可以教導他們如何「大聲且低聲地」說話,而不是用吼的。
2月11日出刊的「神經學(Neurology)」期刊中有兩篇研究顯示,典型的言語治療技術可以正確地改變腦的思考,讓帕金森氏症患者說得更好,而修正後的最新言語治療技術則能夠改善他們的語言能力。
研究人員表示,89%的帕金森氏症患者在語言表達與音量上無法與常人一樣正常地運作,且僅有大約3 ~ 4%的患者接受言語治療,大部分的帕金森氏症患者的聲音都比較模糊,因為這個疾病讓他們很難用力以足量的空氣從喉嚨或音箱(voice box)發出正常的說話音量,聲帶也常很虛弱,無法適當地振動發出聲音。
雖然藥物或手術治療可以改善帕金森氏症患者的這些症狀,但對其語言問題的改善卻不大。
在第一個研究中發現,聲音治療常常能改善帕金森氏症患者的語言能力,而且也會改變腦部負責與動作技能有關的區域。
德州大學San Antonio衛生科學中心的研究人員比較了帕金森氏症患者在接受Lee Silverman法訓練前與訓練後一個月腦部的正子造影結果,Lee Silverman法是教導患者「大聲說話,想像你是在用吼的」來加強聲音與音量的訓練,後來他們發現患者腦部活動區域的轉移,顯示患者原來從必須用力地說話,漸漸能夠更自然地發聲說話了。
雖然這個方法可以讓別人更容易聽到帕金森氏症患者說的話,卻同時也讓他們的話更難理解,而且音調太高,又太大聲。
第二個研究中,荷蘭Nijmagen大學神經研究院的研究人員發現,重新修正Lee Silverman方法,教導患者「想像你是在大聲說話,但是聲音很低沈」,這樣不但能改善他們說話太大聲的情形,而且可以藉由放鬆喉部的張力來提昇聲音的品質。
這個研究比較這兩種方法後發現,它們都能提高患者說話的聲音,但改良後的方法可限制音調的高低,以免喉部張力太大,或產生壓迫性的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