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 13, 2008 – 一篇新的研究認為,大部分的早期前列腺癌年長病患選擇以觀察取代積極治療是安全的。
研究者檢視超過9,000名年長局部前列腺癌男性,這些人一開始並未治療此病;10年後,約有五分之四仍活著且沒有任何併發症或者因其他因素死亡。
研究者、紐澤西癌症研究中心癌症流行病學專家、紐澤西醫學與牙醫大學Robert Wood Johnson醫學院與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Grace Lu-Yao博士表示,這個研究發現支持了對年長男性「邊觀察邊等待」的策略—密切觀察腫瘤生長徵兆。
Lu-Yao向 WebMD 表示,目前沒有判定誰需要治療的有效工具,我們的資料幫助病患知道如果他們沒有治療會發生什麼事情。
【邊觀察邊等待的爭論】
治療或者不治療,是面對前列腺癌病患最困難的兩難局面,特別是那些前列腺內局部病灶、可治癒者。
因為前列腺癌通常很慢才變大,所以很少致命,很多這類病患是死於其他原因而非癌症本身;但是有一些人的前列腺癌則會擴散到其他部位,屆時就無法治癒。
因此,一直以來對於治療摧毀癌細胞與觀察等待(或稱積極觀察)之間即有所爭論。
治療一般包括手術移除前列腺或者放射線治療,這類治療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陽痿、尿失禁、腸道問題。
觀察等待包括周期性密切監控直腸指檢、切片檢查及PSA (前列腺特定抗原)血液檢查;提高的PSA值是早期前列腺癌擴散的徵兆。
Lu-Yao表示,在目前廣泛使用PSA檢查之下,這是第一個提出前列腺癌自然病史的研究;這相當重要,因為PSA檢查已經可以比傳統診斷方法提早6-13年偵測癌症。
相對於其他研究,目前的試驗也包括多年長病患,超過5,000個年紀75歲以上的參與者。
Lu-Yao表示,這些病患最可以從積極觀察獲利,而不是那些缺乏資料的少數。
上述發現將於本週在舊金山舉行的生殖泌尿道癌症研討會(Genitourinary Cancers Symposium,GSC)中發表。
【前列腺癌:病患被過度威脅?】
研究者檢視NCI的監測、流行病學和最終結果(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資料庫的9,018位病患的資料,這些病患在1992-2002年間診斷為第I或II期前列腺癌;在診斷後6個月內沒有接受手術、放射線或者荷爾蒙治療;診斷時的年紀為66-104歲。
一如預期,嚴重度較低的病患比嚴重度高者活的比較好;10年之後,低到中度等級之病患有3%-7%死於前列腺癌,嚴重度高者則有23%;前列腺癌等級越高,腫瘤擴大與擴散的速率越快。
GCS發言人、密西根大學放射腫瘤科醫師Howard M. Sandler醫師表示,大部分的前列腺癌專家認為這類病患被過度治療。
Sandler向WebMD表示,本研究提供更多資料支持積極觀察的策略,特別是病症等級低的病患。
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二常見的癌症,每年有超過218,000名男性被診斷有此病症、造成27,000人死亡。
GCS是美國臨床腫瘤學會以及其他兩個癌症照護機構的共同贊助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