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少女花樣年華比少男更難捱 |
|
少女遭逢較多的壓力,並會對壓力有更大的反應,而變得更憂鬱。
|
Feb. 7, 2007 -- 可曾想過比起少男,為什麼花樣年華的少女會來得更多愁善感?一項最新的研究對這未知的幽幽深處,投射進一些光線,讓人一窺其貌。
該研究指出,相較於男孩,女孩會在生活中,特別是在她們的人際關係中,遇到較多的「壓力源」,而且她們對壓力會有較大的反應,或許是造成其憂鬱指數較高的部份原因。
哥倫比亞南卡羅來納大學心理學助教Benjamin L. Hankin博士表示,少女所承受的打擊是雙重的;Hankin是該研究的小組成員,他指出,她們所受到的人際間的壓力較大,當她們感受到較大的壓力時,會比男生外顯出更多的憂鬱症狀。
Hankin博士表示,多年來,專家早知道在青春期中期(約13歲左右),少女有憂鬱的比例高於少男;不過,專家們無法具體指出為什麼會這樣。
其他的研究已經發現,少女們表示生活中比少男的壓力源還要來的多更多,但研究人員對於少女們是因對壓力源的反應較強烈,而變得更沮喪,並不苟同。
【關於該研究】
Hankin博士的研究針對芝加哥地區18所學校的538名八至十年級的學生進行觀察,他們的年齡介於13至18歲(平均年齡14.9歲)。
這538名學生被要求每天用日記中寫下他(她)們一天中所發生的「遜斃的事」,然後持續一週,分別進行三次:研究開始時、6和12個月後。
Hankin博士指出,相較於直接要學生回想過去所發生之壓力源的研究,寫日記的方法被認為更為有效,而且準確度更高。
除了記錄「遜斃的事」,學生還得陳述是什麼原因造成,並說明其反應為何;「遜斃的事」包括被退學、小考考砸、和父母頂嘴、生另一半的氣等問題。
研究人員接著評估壓力事件的狀況為何,並將它們分類成人際間(包括少男少女和其他人,像是家人、同儕或另一半之間的互動),或是成就感(包括課業或體育表現)兩大範籌。
Hankin博士的研究團隊同時觀察少男和少女的憂鬱症狀,他(她)們自己並提出飲酒的狀況。
【人際間壓力源vs.成就感壓力源】
少女表示有較多的人際間壓力源,而少男的成就感壓力源則較多。
Hankin博士指出,在平均為期一週的時間中,少女所感受到的人際間壓力源比少男還要高出兩倍。
平均而言,少男每週會感受到0.50次的人際間壓力源,而少女則是平均1次(約是兩倍高);另一方面,少男每週會感受到0.24次的成就感壓力源,至於少女則僅有0.16次。
此外,Hankin博士發現,少女也較容易受到負面影響;對相同的壓力源而言,少女的反應比少男還要更容易出現沮喪的狀況。
Hankin博士指出,單就觀察人際間壓力源以及少男少女對此的反應,可對少女較少男來得憂鬱的原因做了30%的解釋。
同時,研究也發現,對壓力的反應,也有性別上的差異。
Hankin博士表示,假設少男和少女因感情的事而吵架,一般來說,少女的反應會更加沮喪,少男則會找其他可以排解情緒的事,可能是打籃球或從事其他的活動。
然而,以飲酒作為壓力反應方面,並未發現性別上的差異。
【其他的專家加入】
Urbana-Champaign的伊利諾大學心理學副教授Karen D. Rudolph博士表示,該研究照亮了造成少女變得更沮喪的幽暗渠道;Rudolph博士也對相同的主題進行研究。
她指出,那顯示出少女在她們的生活中感受到較多的壓力,而且反應更強烈。
【帶回家的訊息】
對進入青春期的少男和少女的家長們,Hankin博士提出建議,請留意自己的孩子在家中和人際間遭逢的狀況,對待孩子在情感上,要給予支持和鼓勵。
Rudolph博士進一步表示,當少女意識到有任何不對勁的狀況,通常會以災難性的角度來解讀,家長需格外留意。
舉例來說,與朋友的吵架可能會被少女視為絕交的徵兆,此時家長可以適時介入,並提出如何回復友誼的建議。
Hankin博士的研究發表於一/二月號《兒童發育》期刊中。
Hankin博士的研究是他在芝加哥的伊利諾大學時所進行的,共同研究的同仁有Robin Mermelstein博士和Linda Roesch碩士。
|
|
最後修改日期: 2007/2/15 下午 05:40:00
|
相關醫療新聞:
.青少年保健手冊
.讓憂鬱的心 不再Blue!
.工作讓健康亮紅燈 調查:93%上班族工作影響到健康
.上班族壓力大!若未有效排解 心臟病發生率增4倍
.4成上班族自認健康不佳!醫師:適當休息與均衡飲食很重要
》更多相關醫療新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