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個防止孩子想家的方法 |
|
專家表示,為他們做好準備,但不要承諾會提早帶他回家。
|
Jan. 3, 2007 – 幾乎每個人在生命中都有某些時候會想家,準備工作也許是預防想家的重要關鍵。
Christopher Thurber博士與Edward Walton醫師在小兒科(Pediatrics)期刊上指出,幾乎每個人離開熟悉環境進入一個新的環境時,都會有某種程度的想家。
Thurber博士是新罕布夏Phillips Exeter大學的心理學老師,也是美國野營協會的研究顧問;Walton醫師則是在密西根大學工作,他的研究範圍包含營地健康,根據密西根大學的新聞稿表示,Walton醫師在25年前與Thurber博士在一個夏令營中認識。
【14種預防想家的方法】
在小兒科期刊一月號中,Walton醫師與Thurber博士提供14個預防孩子想家的方式:
● 與孩子討論即將來臨的分離
● 告訴孩子會想家是正常的
● 告訴孩子想家時如何處理(看以下幾點)
● 讓孩子參與要離開家多久的決定
● 送孩子到朋友或親戚家裡住幾天作為練習
● 在離開家之前讓他們練習寫信
● 可能的話,讓他們在離開前至少跟一位(成年人或小孩)新環境的人碰面
● 鼓勵他們在外面多交朋友,並且從可信賴的成人身上尋求支持
● 熱情與樂觀的看待小孩離開家庭的經驗
● 避免消極,不要說類似「我希望你會沒事」之類的話
● 在他們離開家時準備貼好郵票並寫上地址的信封與筆記本
● 如果孩子不喜歡離開,不能妥協。
● 吃藥不能暫停
● 假如孩子有特殊需求,事先確認好那些需求能得到滿足。
【七個處理思鄉病的方法】
Walton醫師與Thurber博士建議孩子七個想家時的處理方法:
● 做些有趣的事,例如跟朋友玩。
● 做些跟家有關的事,例如寫信回家。
● 去找能跟你聊天並讓你感覺好過點的人
● 多看看光明的一面,例如新環境的活動與朋友。
● 想像離開的時間會很短暫
● 不要老是想家
● 想想你愛的人會跟你說些什麼讓你感覺好些
【打電話回家呢?】
Walton醫師與Thurber博士指出,若是短暫的分離,老式的通信方式可能是跟家裡保持聯繫的最好方法,寫信較不會情緒化,對家渴望的需求也比打電話回家少。
|
|
最後修改日期: 2007/1/15 上午 08:22:00
|
相關醫療新聞:
.學步中的小孩善察言觀色
.害羞的孩子處理情緒的方法不同
.情緒的議題會傷害孩子的健康看護
.學步中的小孩善察言觀色
.情緒會影響關節痛
》更多相關醫療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