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基因可能會改變抗憂鬱藥的效果 |
|
Dec. 6, 2006 – 新的研究顯示,不同的特定基因會影響憂鬱症病患對不同抗憂鬱藥物的效果。
本報導之消息來源是國家心智健康研究中心(NIMH)的Francis McMahon醫師。
McMahon 醫師在記者會中指出,治療憂鬱症的藥物非常多,但沒有一種治療可以對每個人都適用;且無法預測對一特定病患用哪種抗憂鬱藥可以有最好的效果,可能得要數週甚至數月的不斷嘗試,才能找到適合的藥物。
McMahon醫師表示,我們正試圖了解為什麼會這樣,而且,考慮使用其他俗名藥,以幫助病患得到緩解症狀的最佳機會;他指出,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對俗名藥進行專題討論,以便在治療指引上有所規範,幫助醫師選擇對個別病患有最好效果的抗憂鬱藥物。
目前有關俗名藥專題討論的會議尚未舉行,但是McMahon醫師的研究發現將有所幫助。
【憂鬱資料】
McMahon 醫師的研究資料來自1,953位以抗憂鬱藥物Celexa治療的成年病患;研究對這些病患進行基因篩選,發現有兩個基因與病患對Celexa的治療反應有關。
其中之一是HTR2A 基因,此基因與血清素有關,這是腦中一種可藉某些抗憂鬱藥物、包括Celexa促進的成分;另一個基因是 GRlK4,與腦中另一個化學物質麩胺酸有關。
McMahon醫師表示,在過去的研究中,HTR2A 和GRlK4 的抗憂鬱作用機轉有令人信服的資料;他指出,基因標記可以鑑別個人有無治療失敗之高風險,或者特定的副作用,這些將對治療決策有所幫助。
McMahon醫師的研究發現發表於美國神經心理藥物學會年會。
【憂鬱警訊】
憂鬱是常見且通常可治療的疾病, 根據NIMH,任何一年,美國成年人約有兩千一百萬人─將近總人口十分之一 ─是憂鬱病患。
NIMH列出以下憂鬱症警訊:
* 持續的悲傷、焦慮,或者空虛的心情。
* 感到沒有希望或者悲觀。
* 感到罪惡、沒有價值、無助。
* 對一些曾經感到興趣的習慣或者活動(包括性生活)變成失去興致或者感到壓力。
* 疲勞、動力減低,或感到慢吞吞。
* 難以集中注意力、記憶力差,不容易做決定。
* 有睡眠問題,包括失眠或者睡太多。
* 食慾和/或體重改變。
* 想要死亡或者自殺,嘗試自殺。
* 坐立不安、易怒。
* 有持續的生理症狀,如頭痛、消化異常、慢性疼痛,卻對治療無反應。
實際導致憂鬱的原因目前不得而知,可能合併了基因和環境因素。
如果懷疑自己有憂鬱症,要尋求幫助,告訴您的醫師以進行憂鬱症篩檢,治療方式可能包括藥物和/或談話治療。
【憂鬱症處理方式】
如果已經知道自己有憂鬱症,可以用NIMH所提供的以下方式幫助自己。
* 設定實際可行的目標。
* 將大事化小,列出優先順序,做可以做的事情。
* 試著和其他人相處並信賴他人,會比獨處和鬱鬱寡歡好。
* 參加會讓自己感覺比較舒服的活動。
* 適當運動,看電影或打球,參加有幫助的宗教或社交活動。
* 預期自己的心情會漸漸改善而非立即改善,會慢慢感到越來越好。
* 等憂鬱症改善之後再作重大決定。
* 讓家人和朋友幫助自己。
記得以正向思考取代負面思維,這是對憂鬱治療反應的重要一環。
【如果所愛的人有憂鬱症】
NIMH提供以下面對憂鬱症親友可做和不可做的事項。
* 可幫助憂鬱症患者得到適當的診斷和治療。
* 可鼓勵其接受治療,並在必要時尋求不同的治療方式。
* 可提供心情上的支持。
* 可和其交談並細心聆聽,以表達關懷。
* 可邀請其散步或外出等其他活動。
* 可鼓勵其參加可讓他(她)感到愉悅的活動。
* 不可以忽視自殺徵象,將這些徵象告知病患的醫師。
* 不可以對憂鬱症病患施加太大的壓力或逼迫太緊。
* 不可以說這些憂鬱病患是假裝的或者是懶惰。
* 不可以預期憂鬱症親友會重新振作起來。
|
|
最後修改日期: 2006/12/14 下午 06:01:00
|
相關醫療新聞:
.讓憂鬱的心 不再Blue!
.許多人不會告訴醫師自己感到憂鬱
.關於一種沮喪憂鬱基因的新線索
.恐懼感來自遺傳基因?
.密集治療可幫助躁鬱症
》更多相關醫療新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