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20, 2006 -- 以實驗鼠為研究的最新報告指出,大腦的含氧濃度低會提高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研究團隊成員包括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精神病學部和大腦研究中心的Weihong Song醫學博士。
Song博士的團隊,對基因與阿茲海默症有聯結的實驗鼠進行研究;研究人員將一組實驗鼠放在低氧濃度的籠子中,每天16個小時,持續1個月;另一組實驗鼠則被放進正常氧濃度的籠子中。
那個狀況就像是中風般,阻礙大腦血流,限制大腦含氧濃度所產生的病徵。
一個月之後,研究人員對兩組實驗鼠都進行記憶力測試的研究,方法為將它們在水中迷宮游泳時找到隱藏平台所耗費的時間作紀錄。
結果顯示,待在低氧環境的實驗鼠表現最差。
相較於有著正常腦氧濃度的實驗鼠,那些表現差的也在大腦中有較多的β澱粉樣蛋白斑 (amyloid beta plaque)--一種阿茲海默症的標記。
Song博士和研究同仁也對實驗鼠的基因進行研究。
在低腦氧濃度的影響之下,BACE1基因提高β澱粉樣蛋白的產生,這也就是阿茲海默症大腦腦斑中的關鍵蛋白。
研究人員指出,即使BACE1的活性「輕微地」提高,也會造成β澱粉樣蛋白產生劇大的升高。
Song博士的研究團隊表示,腦氧濃度低也會影響其他基因,而可能刺激大腦細胞的死亡,更加惡化阿茲海默症的記憶缺損。
研究人員表示,提高腦氧濃度或許有益於阿茲海默症病患;然而,研究並未針對此方面進行實驗。
這項研究報告發表於《美國科學院公報》線上搶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