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慢性疲勞症候群該被「正名」 |
|
Nov. 3, 2006 -- 長久以來,對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是否為法定疾病的爭議不斷,它更被藥廠所嚴重忽視,在近期則受到美國聯邦政府的關注。
受到最近一項科學發現所支持,研究結果將該病和可能的基因和生理病因作連結,CDC(美國疾病管制局)官員表示,要將慢性疲勞症候群納入「真正」的疾病之列。
CDC 局長Julie Gerberding醫師表示,疾病研究科學已有長足進展,她正著手進行活動宣導,以提高一般大眾和醫界對該病的重視。
Gerberding醫師表示,我們有責任提高這個病症變成真正疾病之認知。
為了在這方面努力,CDC同時也發佈簡明的指導方針,敦促醫師對有該病症狀的病患,在診斷時納入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考量,即使並沒有其他身體或心理方面的解釋被發現。
CDC的指導方針主張適量運動、飲食節制,並接受治療,以緩解個別的症狀,像是頭痛、喉嚨痛和睡眠問題。
【常見的問題】
有許多研究估計,在美國有約一百萬人深受該疾所苦,根據CDC表示,其中僅有少於20%的人被診斷出疾病。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定義為:嚴重疲勞,並不會因休息而緩解,症狀持續六個月甚至更久,它更會使得病患處理例行日常活動的能力降低;其他的症狀包括肌肉和關節的疼痛、記憶力和專注力的問題、頭痛、愈睡愈累、喉嚨痛和淋巴結變脆弱。
慢性疲勞症候群已被認為是造成曠課(職)和工作生產力低落的最大原因,其所耗掉的社會成本高達數十億美金。
【難以確診】
然而,仍沒有實驗室測試、檢視或檢查能斷定出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各項詳細數據,目前診斷的方法是以病患過去的病史,以及對其他病症的排除後才下診斷。
而且目前慢性疲勞症候群尚無藥物可治,治療是將重點放在為症狀帶來部份緩解,以及正常功能的回復。
邁阿密大學慢性疲勞研究員Nancy Klimas醫師解釋醫界長期以來對該病所感到的挫折,她指出,截至目前,慢性疲勞症候群並無相關的診斷測試,也沒有血液檢測,這些病患並不好處置,且現今的醫療管理流程必須在六至九分鐘內完成疾病診斷,而這些病患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就被診斷出來,醫師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確診。
她補充道,照過去的經驗來看,此疾缺少診斷上的可信度,已經成為最大的絆腳石。
【為正名努力】
美國醫療史上,不乏不被視為「真正」疾病的範例,直至其生理上的病因被發現,才會被正名。
憂鬱症,長期以來被忽略並背負著污名,當研究員理解神經傳導物質的失衡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而非教養不好或個人不夠堅強等無理的原因,則很快的得到正式疾病名稱的認可。
現在,似乎慢性疲勞症候群正被權衡著是否要再作分級。
最近的科學發現已經將問題和身體的自體神經系統的異常作聯結,自體神經系統控制著血壓、心率和其他的功能。
同時,基因研究開始指出病患體內的基因,會導引著其身體對壓力過度反應,就某些人而言,重大的壓力源,像是創傷或重大感染,就會誘發形成慢性疲勞的過度反應。
CDC慢性病毒疾病部門主任William Reeves醫師表示,我並不是指好比公眾演說的一些小事情。
今年九月於《BMJ》發表的研究指出,患有嚴重感染的病患中,有12%在六個月後會有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發病狀況。
其他的研究則指出,慢性疲勞症候群是從某種過度反應免疫系統(hyper-reactive immune system)所造成的,過度反應免疫系統為易於激化,但難以抑制。
哈佛醫學院醫科教授Anthony Komaroff醫師表示,因為研究證據並非決定性的,那麼仍得對抗長期以來慢性疲勞症候群被認為是病患的胡思亂想,就我的觀點來看,那樣的爭論可以停止了。
【仍有謎題待解】
病因的理論,仍停在理論的階段。
Reeves醫師承認慢性疲勞症候群具高變異性,而且不太可能會只有一個簡單的病因來解釋;病因可能不只一個。
CDC希望醫界能瞭解如何去診斷慢性疲勞症候群,不過,Gerberding醫師表示,更重要的是,必須能確認並理解那難以置信的苦痛。
|
|
最後修改日期: 2006/11/10 上午 10:27:00
|
相關醫療新聞:
.胃中病毒誘發慢性疲勞症候群
.慢性疲勞症候群與孩童創傷有關
.網絡療法對於慢性疲勞症候群有幫助
.慢性疲勞症候群與更年期提早有關
.免疫系統改變與慢性疲勞症候群
》更多相關醫療新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