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18, 2006 -- 新生兒的呼吸的品質,可用來預測其在十歲時罹患氣喘的機率。
挪威的研究團隊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中的報告如此陳述,團隊包括奧斯陸大學的Geir Haland醫師。
Haland醫師和研究團隊對健康、出生不久剛滿月的新生兒進行研究,並追蹤觀察他(她)們最長達10年之久;研究人員發現,出生時肺功能不佳的嬰孩,長大到10歲時最有可能罹患氣喘。
那802名寶寶為了進行肺功能測試,暫時地戴上小小面罩,好讓研究人員觀察並紀錄其呼吸的模式;這類測試並非新型態,但這類測試卻不是排在出生時的例行檢查項目之中。
沒有寶寶有嚴重的呼吸問題,不過部份寶寶的肺功能比其他的要來得好;10年後,研究人員追蹤到其中616名兒童。
到了10歲時則接受數項呼吸測試,包括跑步機上的測試,這些兒童也接受過敏、血液和尿液檢測;此外,兒童的家長則要反應是否孩子曾經發過氣喘病。
研究發現,出生時肺功能低落的兒童,到了10歲時,曾經發過氣喘病徵的機率較高。
當研究人員將其他因子納入考量時,這結果仍然成立,例如是否兒童的家長罹患氣喘,或是生母在懷孕期間曾經吸菸。
研究人員指出,這些結果顯示,呼吸道功能的改變,與長大後罹患氣喘之間其關聯性,可能在出生後幾天是外顯且可偵測的。
然而,研究人員並不建議肺功能檢測,用在篩檢新生兒的氣喘風險;Haland醫師和研究團隊解釋道,因為肺功能在出生後的數天內,會有相當大的變化,因此,我們的研究數據並不支持此種量測方式的使用,作為篩檢之後發生氣喘風險之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