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大腦「節律器」可治療帕金森氏症 |
|
研究顯示,稱為深部腦刺激的手術可以治療帕金森氏症的症狀。
|
Aug. 30, 2006 -- 最新研究顯示,以深部腦刺激的手術程序來治療帕金森氏症患者,會比只用藥物治療來得有效。
75歲以下的患者做過手術後六個月,在身體上與社交上的功能都比年紀、症狀相似,且持續用藥物治療的其他患者好。
這篇德國的研究是第一篇將生活品質視為治療終點,研究人員Jens Volkmann醫師向WebMD表示,用深部腦刺激加上帕金森氏症藥物治療的患者,在六個月後的生活品質評分比單用藥物治療的患者高25%。
【「前所未有」的進步】
這篇研究刊載在8月31日出版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中。
他表示,這種形容可能聽起來誇張了點,但是如果你看到其他以此作為終點的研究後,很少有帕金森氏症的治療方法能對生活品質造成任何影響,所以改善25%已經是前所未見的了。
雖然這仍是一種相當新的治療帕金森氏症方法,但是美國現在已經有超過200家醫護中心在做深部腦刺激。
這種程序常被形容為大腦的起搏器,程序包括手術植入非常薄的電極,將電流傳遞到腦部控制動作的區域;像起搏器的儀器(稱為脈衝產生器的小儀器)植入胸部的皮膚下,可以讓患者使用遙控器來控制磁鐵。
【誰適合做手術?】
當你單用藥物治療無法做適度的控制時,深部腦刺激最常被用來舒緩震動,減輕其他像是動作遲緩等帕金森氏症症狀。
但是全國帕金森氏症基金會醫學主管Michael Okun醫師向WebMD表示,沒有任何人是適合做手術的,而且成功與否都仰賴仔細篩選患者;他表示,有些還沒有這麼做的患者都會從這種治療方式中獲益。
這篇由德國帕金森氏症研究小組Volkmann與同事們做的研究中,有156位罹患嚴重帕金森氏症以及嚴重行動問題的患者,他們隨機分配為用非常好取得的藥物療法,或是調整過藥的劑量後還有做深部腦刺激。
大多數用來治療帕金森氏症的藥物是補充腦部的多巴胺含量,其他治療方法則是利用模仿參與活動的化合物多巴胺來治療。
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年齡都不超過75歲,平均年紀是60歲,對於多巴胺藥物L-dopa反應不佳的痴呆患者,或是那些因為其他醫療因素不適合手術的患者都要被排除。
【仔細篩選關鍵】
Okun醫師指出,這篇研究的參與者都比美國認為可以手術的患者年輕,而且他們有非常仔細的篩選,他表示,所有因素都毫無疑問地反應良好。
他強調,藉由不同專家團隊所做的評估,是患者要不要做深部腦刺激的必要步驟;這個團隊應該要有一位運動失調的神經專家來評估有用或沒用L-dopa治療的患者症狀;一位神經心理學家評估認知性表現;一位神經外科醫師、甚至會有一位神經病學家。
他表示,任何人都會覺得這種手術需要由專門治療中心裡的各種專家做適當的評估,而且當患者在用這種儀器時會需要許多調適。
|
|
最後修改日期: 2006/9/11 下午 05:51:00
|
相關醫療新聞:
.認識巴金森氏症
.帕金森氏症患者憂鬱情形很常見
.大腦如何從錯誤中學習
.沒味道的熱量誘惑大腦
.腦部裝置能減緩帕金森氏症
》更多相關醫療新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