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BMI無法預測心臟風險 |
|
身體質量指數可能無法用來預測心臟疾病風險。
|
Aug. 17, 2006 -- 最新研究發現,肥胖雖然是心臟疾病最大的風險因子,但是最常用來測量肥胖的方式,可能常會低估心臟病患的決定性結果。
在分析了40篇之前的研究報告,包括25萬名平均罹患四年心臟病患者的資料後顯示, 用體重除以身高的身體質量指數(BMI)被證實無法預測心臟疾病死亡。
研究中體重較輕的患者(BMI也是最低)卻是心臟疾病以及其他所有因素死亡比例最高的族群,被認為過重卻還不到肥胖的患者(BMI落在正常範圍)則是死亡風險最低的族群。
研究人員表示,這表面上相互矛盾的研究結果並不代表過重對心臟病患者來說是好的,但是它們確實指出需要有更好的測量肥胖方法;這篇分析報告刊載在8月19日出版的尖端(The Lancet)期刊中。
梅約醫學中心的Francisco Lopez-Jimenez醫師表示,我們多年來使用BMI來決定一個人到底有多胖,但是越來越多證據顯示,這種測量方法確實無法辨別患者有沒有心臟疾病。
【如何計算BMI?】
要了解BMI才能了解原因,一個人的身體質量指數是其身高與體重的相對值,也就是將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平方公尺),但你身上是油脂或是肌肉都一樣。
體重不足與心臟疾病或任何因素死亡的風險都非常相關,Lopez-Jimenez醫師表示,這並不會令人驚訝,因為BMI最低的心臟病患通常比體重較重的患者年長且虛弱;他表示,體重不足的患者常常沒什麼肌肉,而且常有其他的健康問題。
有關過重的患者並不常死亡,且心臟相關的問題比體重正常的患者少這點結果比較令人驚訝,但是梅約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表示,結果依肌肉量而定。
如果肌肉多於油脂的話,那麼研究中許多被認為是過重(BMI在25與29.9之間)的人,肌肉可能確實比BMI較低的患者多,如果是這樣的話,就符合他們心臟問題較少的理由了。
Lopez-Jimenez醫師向WebMD表示,他認為BMI無法區分肌肉或是油脂就是這篇研究結果的重要因素;與其說肥胖是無害的,倒不如說他們的數據指出,替代方法可能需要真的有太多體脂肪的人提供更好的特徵,而不是那些因為有肌肉而被認為BMI很高者的特徵。
【肥胖與合身】
有個有趣的證據顯示,兩種替代性試驗(測量腰圍或是腰臀比例)可能都是更好辨別合身與肥胖的方法;雖然大多數的研究都已經使用BMI,Lopez-Jimenez醫師表示,少部分研究已經用腰圍或是腰臀比來計算,並認為這些方法更能預測出健康問題。
美國心臟協會前主席Robert Eckel醫師向WebMD表示,他認為腰圍可以成為健康檢查的例行項目;他表示,他仍然在計算BMI,但是腰圍可能是比BMI預測心血管疾病風險更好的方法。
有篇去年發表的研究顯示,對於許多不同種族的人來說,腰臀比例是比BMI更好的預測心臟病發作風險的方法;研究人員Salim Yusuf醫師與安大略McMaster大學族群健康研究中心的同事們指出,BMI不足以預測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但是,Eckel醫師表示,如果病患測量BMI後被認為是過重或肥胖的話,可能會以較積極的方式預防心臟病,這是比較有利的。
他表示,有些BMI30以上的人容易有其他的風險因子,所以這篇研究中體重較重的人結果較為理想,可能是因為用了比較積極的治療方式來控制高血壓、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以及血糖等。
|
|
最後修改日期: 2006/8/25 上午 09:42:00
|
相關醫療新聞:
.向冠狀動脈疾病說拜拜
.西施捧心別傳~二尖瓣脫垂
.瘦子和胖子真短命?!亞洲人死亡線與BMI值呈U型趨勢
.逾8成不知如何正確計算BMI 憑感覺誤判體位者多
.過重或過輕?算算BMI值就知道!
》更多相關醫療新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