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7, 2006 – 練習呼吸技巧可以讓氣喘病患者少用呼吸器來搶救。
這項研究結果是來自於胸腔(Thorax)期刊線上版,研究人員包括澳洲雪梨大學的Cassandra Slader藥劑學學士。
這篇研究是針對57位年齡介於15到80歲患有輕微至中度氣喘病患者進行研究,研究人員在研究之前與之後評估參與者的生活品質、做肺功能與氣管反應的測試、並記錄使用預防與搶救型呼吸器的頻率。
預防型呼吸器是用作維持療法,它含有吸入性類固醇;搶救型呼吸器則是在氣喘發作時用,它含有一種稱為沙丁胺醇的藥劑,例如Proventil或是Albuterol呼吸器。
【錄影帶教學】
Slader的團隊將患者分成兩組,讓其中一組看鼻子呼吸特寫的呼吸技巧教學錄影帶;另一組則是看教導姿勢、放鬆、上半身運動(例如抬手與肩膀轉動等)的錄影帶,並用嘴巴與鼻子控制呼吸。
所有患者都必須在30週內每天做兩次,並且要求他們每天至少有一次要按照錄影帶上所教的做;患者也被要求在使用搶救型呼吸器之前,先試著做呼吸運動三至五分鐘,如果沒效就可以隨意使用呼吸器。
在整個研究期間,患者都用電子儀器來紀錄症狀強度、呼吸器的使用、運動狀態以及其他因素,在例行檢查中則紀錄用藥的改變;在研究進行16週後,研究人員企圖分兩階段降低患者的吸入性類固醇含量。
【搶救型呼吸器的使用減少】
在研究期間,患者的生活品質、肺功能、以及氣管反應都沒有改變,但有研究人員指出,搶救型呼吸器的使用頻率驟降86%;使用吸入性類固醇的頻率降低50%。
兩組患者都有類似的改善,研究人員做出兩項結論:
* 練習呼吸技巧的過程比用哪一種呼吸技巧來得重要。
* 在使用搶救型呼吸器前,嘗試呼吸技巧有助於減少使用搶救型呼吸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