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28, 2005 -- 一項新的研究可能有助於消除「運動可能對有膝骨關節炎早期症狀的人造成較多的傷害」這樣的觀念。
瑞典研究人員發現,適度的運動實際上能強化關節軟骨,並且減少有發展骨關節炎之高危險群的疼痛,而非在受損的膝關節軟骨上增加額外的磨損。
骨關節炎是成人障礙的主要因素之一,這種情況會引起關節疼痛、腫脹,最後受到影響的關節會喪失功能,它普遍影響膝和臀部,但是其他部位的關節也可能受影響。
骨關節炎和運動
研究已經顯示,適度的練習能減少痛苦並且減緩膝和臀部骨關節炎的進行,但是超過60%的美國成人連建議的最小身體活動量都達不到。
骨關節炎部分是因為關節逐漸的磨損所引起的,這致使一般人認為運動可能會加重軟骨損壞。
研究人員表示,直到最近,要反證那一項觀念是不可能的,因為標準X光只能在它發生之後,顯示嚴重軟骨損害。
但是現在磁共振造影(MRI)的進步,已經可以讓研究人員在骨關節炎早期時發現在軟骨方面的改變。
運動可能可預防膝骨關節炎
在發表於關節炎&風濕病期刊的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磁共振造影技術來調查,適度的運動對於30位3-5年前經歷相同種類膝外科手術男性與女性膝軟骨的影響,進行這種外科手術會讓他們處於發展膝關節炎的高度風險中。
其中有一半的人參與一項計畫性的研究計畫,結合有氧與重量練習,一週作三次、每次一小時,而另一半的人則作為控制組。
在四個月之後,用磁共振造影掃描來評估膝軟骨,另一方面,參加者回答了關於他們膝疼痛和僵硬的問題。
結果顯示,做適度運動的那一組中的許多人表示,在身體活動與關節功能方面有增進,這些在有氧表現以及精力測試上獲得確認;除此之外,掃描也顯示做運動的那一組在軟骨的關鍵力量成份上有所進步。
研究人員Leif Dahlberg在一篇新聞稿中表示,這項研究顯示,多運動對於成人關節軟骨產生改變,這也確定了先前動物研究中所獲得的觀察,不過,在之前研究中並沒有在人類身上有這樣發現。
這樣的改變意味著,人類的軟骨對於運動的回應類似肌肉和骨頭,而且可能對於那些有膝骨關節炎風險的人有著重要含意。
不過,由於研究的規模較小,未來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來確認這些研究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