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 27, 2005 -- 普遍用於降低膽固醇的statin類藥物,提供了心臟病的防護效果,此與該類藥物實際降低的病患膽固醇數值有關。
一篇對新發表的statin類藥物回顧性研究指出,不論病患原先的LDL數值多少,使用statin類藥物,每降低所謂的壞膽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40單位、維持超過五年,可以降低心臟病發作、中風、和其他心臟相關疾病發生率約20%。
此研究發現係針對超過九萬人(其中約有半數原本即罹有心臟疾病)的統計而來,顯示在不考慮他們原先的膽固醇數值或其他心臟病危險因子下,有如此的效果出現。
研究團隊指出,有許多研究曾顯示用藥物降低LDL可以減少心臟病風險,而他們這項研究則將此情況加以量化,顯示對有心臟病風險的病患長期以statin類藥物治療以維持這些效益是必須的。
【Statins類藥物心臟病效益的量化】
研究中,研究團隊針對14個有關statin類藥物的主要研究加以回顧,以確定如此治療在五年間降低心臟病發作、中風、其他心臟相關疾病和死亡的效果。
研究顯示,以statin類藥物治療,在第一年時,每降低將近40單位的LDL,就相對地降低10%的心臟相關疾病風險;此降低心臟相關疾病風險的效果,在後續幾年提升到20%到30%。
針對五年療程結束後的數據分析,研究團隊發現每降低40單位LDL則心臟相關疾病風險降低約20%。
特別的是,以statin類藥物治療降低將近40單位的LDL數值還有以下效果:
* 降低12%任何原因造成的死亡風險
* 降低19%心臟相關疾病造成的死亡
* 降低23%心臟病發作風險
* 降低24%心臟血液回流手術(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 降低17%中風風險
研究團隊指出,statin類藥物治療多快就可以出現好處有一些相矛盾的報告,其中有的報告指出在療程一年內時,少有立即的效益出現。
但是他們的研究則顯示,在第一年時,顯著地可以降低10%的嚴重心臟病風險,且效益隨著療程而增加。
此研究發現發表於Lancet期刊9月27日線上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