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 6, 2005 -- 檢測心臟動脈鈣存量的一項掃描,可能有助於預測健康中年男性的心臟病風險。
脂肪沈滯性動脈硬化症影響心臟動脈的程度與有沒有鈣質出現有關。
新的研究顯示,冠狀動脈鈣化的男性在接下來三年內發展心臟疾病的風險高11倍,儘管這些男性並沒有許多其他的心臟疾病風險因素,像是高血壓或膽固醇。
這項研究結果提供心臟動脈的鈣存量與心臟病間關連的更多證據;但是研究人員表示,目前要建議那些沒有其他風險因子的人例行地接受鈣質掃描,還言之過早。
在華盛頓Walter Reed軍事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Allen J. Taylor醫學博士在一篇新聞稿中表示,雖然結果顯示我們所做的研究分析中的篩選檢測相對上具有成本效益,但我認為目前必須要停止推薦所有無症狀的人接受檢測,因為目前還沒有顯示這樣的策略事實上能夠預防不利的結果。
與心臟風險有關的鈣存量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追蹤研究了大約2,000位年紀在40-50歲的美國陸軍人員,這些人過去歷經經常的身體檢查,並且沒有患有心臟病;超過1,600位男性和將近400位女性接受了CT掃描來檢測心臟動脈的鈣存量,並且追蹤研究這些人達三年之久。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於9月6日發行的美國心臟學會期刊中。
在追蹤研究期間,男性中只有發生9例的心臟疾病事件,像是心臟病發、胸痛或是死於心臟病。
但是在這些心臟疾病事件(心臟病發、咽喉痛或因心臟病死亡)中,有7例發生在檢測出有鈣存量的364位男性中;2例心臟疾病事件發生在檢測沒有鈣存量的男性(1,263位男性)身上。
研究人員表示,冠狀動脈出現任何鈣存量與冠狀心臟病的幾乎12倍風險有關。
Taylor表示,為了讓鈣掃描對於檢測心臟病方面能夠有用,應該必須後續追蹤他們的生活方式改變,以及追蹤設計用來預防心臟病發與其他與心臟有關問題的醫學治療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