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 2005 - 因為晚上無法睡覺而睡眼惺忪的新手父母經常表示,他們會嘗試各種方式來讓他們的嬰兒睡久一點;最新研究顯示,古老傳統的襁褓或許是個方法。
Patricia Franco醫師與同事們在五月號的小兒科(Pediatrics)期刊中表示,全世界許多地方的嬰兒都是用紗布衣、被單、或是輕薄的毛毯緊緊的包裹著入睡,這種方法被認為有助於嬰兒的睡眠,而且研究人員的研究結果也支持這個想法。
襁褓的嬰兒睡得較久
研究人員們針對16名6至16週的嬰兒進行研究,結果發現襁褓的嬰兒睡得較久,而且比較不會自發性的睡醒;在研究期間,嬰兒會沒有拘束的花幾個小時睡覺,之後幾個小時則是用沙包與被單緊緊的包裹住,以預防他們的手腳移動,所有的嬰兒都是仰睡;研究人員們發現,相較於沒有包裹住的嬰兒,包住能增加嬰兒的總睡眠時間,包括未速眼動期(NREM)或是淺眠期。
襁褓可以減少嬰兒猝死症的風險
儘管被包裹的嬰兒比較不會自己醒來,但是他們比較容易在深睡其或是快速眼動睡眠時,被輕微的聲音吵醒。
研究人員們表示,有個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問題是,是否這種「增加的喚醒能力」有助於減少嬰兒猝死症(SIDS)的風險,研究中證明,SIDS與嬰兒在睡眠中被吵醒的次數減少有關。
他們表示,包裹住嬰兒能夠預防他們綑在胃部的毯子鬆動蓋住他們的頭,以預防嬰兒猝死症;最後,研究人員建議父母們,若要避免嬰兒哭鬧,可以將嬰兒放在他們的肚子上,以取代包裹住他們並仰睡;嬰兒仰睡則嬰兒猝死症的風險較低。
研究人員並未停止建議所有的嬰兒都要包裹住,他們認為需要做更多的研究來評估襁褓的併發症,像是呼吸道感染或者肺炎相關的致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