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針炙能減緩懷孕期間骨盆疼痛 |
|
緩和運動也有幫助,但不如針炙效果明顯。
|
March 17, 2005 -- 瑞典研究人員指出,針炙和運動能緩和懷孕期間所帶來的骨盆和下背疼痛。
他們指出,針炙能有效緩解骨盆帶疼痛,這是在懷孕期間常見的狀況,會讓三分之一的孕婦感到相當疼痛,而且症狀可能會持續到產後。
不過,那並不代表針炙(古老中醫醫術,運用針來剌激身體某個特殊部位)適用於所有的狀況;研究人員指出,在提出對孕婦針炙的建議前,更多針對有骨盆帶疼痛孕婦的研究是必須的。
針炙首重安全
醫師、合格針炙師及馬里蘭巴爾的摩大學整合醫學中心助教Lixing Lao表示,通常來說,我們不建議孕婦在懷孕前三個月(12週)時接受針炙治療。
Lao尚未看過瑞典所作的研究,因此他對其關於骨盆帶疼痛的發現不予評論,他以一般人能瞭解的詞語解釋針炙和懷孕間的關係。
Lao表示,12週後,接受針炙治療會比懷孕早期階段來得安全;在懷孕前三個月期間,比較有可能會有自發性的流產,這是因為尚未安胎好;他並補充,針炙治療會影響子宮的收縮。
他指出,對懷孕後期的孕婦而言,針炙師基本上會避免將針紮得太深,或把針紮在下背部;沒有人敢冒風險,通常我們會紮遠端穴道,輔以指壓或輕度的按摩以達到疼痛緩解的效果;Lao表示,他也在太太懷孕時幫她針炙,成功生下兩個孩子。
Lao提醒,孕婦如果想接受針炙治療,應和她們的醫師談;如果孕婦決定要接受針炙治療,她應該要找合格的針炙師。
針炙是中醫醫術的一種,已經使用超過2,000年;美國國家衛生院下轄的輔助暨另類醫學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s,NCCAM))表示,它是世上最古老、最常使用的醫術之一。
針炙是以如髮絲般細的針,剌入身體的穴位,以重新平衡生命能量(氣);中醫對「氣」所流過的通道稱作經絡;NCCAM表示,人體有超過2,000個穴位。
至於指壓則是對穴道施壓,而非使用針刺。
NCCAM指出,許多關於針炙的研究已經完成,其中有好有劣,關於針炙的研究需要有更多的實驗,不過針炙對於成人手術後或牙科手術的疼痛緩解,化療造成的噁心和嘔吐,已經有不錯的效果。
1997年時,美國國家衛生院委員會曾提出,針炙可能對懷孕期間的噁心有緩解作用,一長串的其它症狀,包括上癮、經痛,以及膝關節的骨關節炎疼痛,也都可能會因針炙而緩解。
瑞典研究顯示針炙確實有助益
該項骨盆帶疼痛研究,召募了386位孕婦,全都是懷孕12至31週。
每位女性都接受標準的照護--關於活動、休息和背部、骨盆保養的衛教;他們同時也獲得一條骨盆腰帶來支撐腹部,並參加家庭運動課程以強化她們腹部和臀部的肌肉。
另一組的女性同時接受每週兩次的針炙療程,持續六週;母子的心跳同時在所有治療前、後被觀察紀錄;第三組得到標準的照護,另外加上特定的運動以穩定她們的背和骨盆;這些孕婦被教導在家中進行運動,也有教練指導,如此持續六週。
針炙組得到骨盆帶疼痛的最佳緩解效果,接下來狀況也不錯的是緩和運動組;而那些只接受一般照護的孕婦,則未見到任何改善;研究發現是以患者在每天上午和晚間所紀錄的疼痛報告為基礎,並佐以檢驗者的測試。
在治療期間或一週後的追蹤檢查,沒有孕婦得到嚴重的副作用;這是由瑞典助產士Helen Elden及同仁所共同進行的研究,於線上版的BMJ期刊發表。
|
|
最後修改日期: 2005/3/25 上午 10:02:00
|
相關醫療新聞:
.當個健康的準媽媽
.研究:針灸減緩下背痛
.下背痛有許多緩解方式
.針灸減緩懷孕時的憂鬱症
.為了體外受精而針灸?
》更多相關醫療新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