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以誘導藥愚弄阿茲海默氏症 |
|
目的在於引誘、阻斷及檢查阿茲海默氏症的腦部毒性蛋白質。
|
March 17, 2005 - 科學家目前正在研究一項比老年最常見的精神退化疾病─阿茲海默氏症更聰明的新藥。
此藥目前處於研究初期,僅在細胞樣品測試,他無法治癒疾病,而是哄騙和阿茲海默氏症有關的腦部毒性蛋白質,在他們形成斑塊及混亂前除掉。
馬里蘭巴爾的摩郡大學的化學家Theresa Good博士表示,此作用可運用於發展新的方法及/或治療阿茲海默氏症。
Good表示,此藥在實驗室中發展的非常順利,但是目前仍未進行動物或人體試驗。
她強調,當然,這些化學分子應用於人體仍有一段長遠的路要走,但是截至目前,實驗室應用於細胞的結果是大有前途的。
Good在新聞稿中指出,果真成功應用於人體的話,此類誘導藥物可以製成注射或丸劑服用,給予尚未罹患卻是高風險的族群使用,她進一步指出,這使得人們延後餘生罹患此症。
阿茲海默氏症學會估計,約有450萬美國人會罹患阿茲海默氏症,這包括十分之一65歲以上老年人,和接近一半的85歲以上老人。
阿茲海默氏症協會以2005年估計,美國有11萬至16萬人可能罹患阿茲海默氏症。
阿茲海默氏症會漸進式損害腦部的記憶、智能、判斷、行為及語言區,而記憶喪失是引起人們注意的第一個徵狀,但是老年短期記憶的減退,並不表示罹患阿茲海默氏症。
正常狀態下的健忘,如忘記車停在何處,而阿茲海默氏症的健忘則是忘記如何駕車,向你的醫師諮詢任何關於此一消失的問題。
目前醫師利用患者的症狀、病史、理學檢查及精神檢查,來判斷是否罹患阿茲海默氏症;但是這些決定性的檢查只能在腦部已壞死後被檢測出來。
從已故的阿茲海默氏症大體解剖發現,老化的斑塊及緊密成束的纖維,那些自我檢驗的徵狀被瞭解來自β澱粉樣蛋白,這也是新藥作用的目標。
引誘腦部毒性蛋白質
實驗室藥物不是試圖破壞β 澱粉樣蛋白,而是暗中接近它。
此藥主要為吸引β 澱粉樣蛋白且將其牢牢綁住,如此一來,β澱粉樣蛋白即無法形成斑塊,此藥可當作β 澱粉樣蛋白的一個標誌,也許可作為阿茲海默氏症患者的檢測方法。
Good在新聞稿中指出,此藥被設計為類似健康人腦部細胞,但願此設計可避免副作用;她強調,其他的治療用藥皆因副作用太大而失敗,如實驗室研究用來對抗β 澱粉樣蛋白的疫苗,也因動物試驗會造成過敏反應而終止。
來自德州A&M大學的Good及其同僚發展此誘導藥物時仍有許多障礙擺在眼前,她在新聞稿中表示,我想我們終究會利用分子設計出更好的誘導藥物。
這項發現發表於聖地牙哥舉行的美國化學協會國家會議中。
|
|
最後修改日期: 2005/3/25 上午 10:06:00
|
相關醫療新聞:
.阿茲海默氏症
.電腦有助於及早發現阿茲海默氏症
.兩週就能有更好的記憶力
.Gleevec可對抗阿茲海默氏症
.治療阿茲海默氏症的藥物可延緩病程發展
》更多相關醫療新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