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7, 2005 -- 對許多人而言,特別是對貧病交迫的老年人,月初即是口袋飽飽的意思,這些湧入的收入隨即用來購買處方藥品,而這也導致較高的致死性藥物失誤。
加州及聖地牙哥大學研究人員已發現,在每月的幾天中致死性的處方用藥錯誤跳升至25%,關於此類事件的第一個研究顯示,部分歸咎於藥局在此期間工作負擔增加。
相較於其他日子,政府在每個月開始的前幾天,須為老年人、病患和貧窮者付出更多的金錢支出,這導致更多的人湧進藥局;這個結果為藥局工作負擔一直上升的證明及經驗,而錯誤比率也往上攀升。
研究人員David P. Phillips博士在新聞稿中指出,我們的研究數據顯示,致死的高峰期發生部分導因於此現象,研究人員從1979 至 2000年間的數十萬張死亡證明中仔細搜查,並釐清131,952位死亡者中分類出因處方藥品導致中毒的意外,大多數的意外,約有98.6%是由於錯誤用藥、藥物過量或是用藥不慎而產生。
Phillips和其同僚排除自殺、殺人和因服用過量不合法之迷幻藥品。
他們的分析顯示,致死性的錯誤處方藥品的尖峰比其他任何主要死因都高,此死亡不會因社經狀態而有所變化。
這項研究研究人員表示,如果未來的研究確認此發現,更多的政府支出及藥局人員可彌補致死性用藥錯誤;此外,患者本身應小心謹慎檢查自己所服用之藥品。
Phillips和其同僚結論指出,如果這改變被接受,那麼它也許可解救一些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