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 6, 2004 -- 一個設計簡單的指尖探針就可以揭露心臟疾病風險,甚至不需要抽血檢查,這種篩選方法可幫助飽受心臟疾患所苦的患者,這類疾患為美國死亡排名之首。
CDC指出,美國在2001年約有70萬人死於心臟疾患,不論男女,沒有其他情況比這更致命的;今年,國家預測花費於心臟疾病健康照護、醫療和損失的生產力的成本約為兩千三百九十億。
這項非侵入式檢查稱為感應性充血週邊動脈壓測定法(RH-PAT),總有一天它會成為醫師診間的標準診斷儀器。
這項檢驗是在手臂血壓氣袖膨脹前後測量指尖的血流,為一種間接測量血管內層健康的方法,根據研究人員已取得之血管健康功能,可預測心血管疾病。
此指尖探針最近已測試約94人,沒有人罹患心臟疾病,但有小部份人顯示出心臟疾病的警告徵狀。
在血壓氣袖消氣後,此探針可測試血流如何透過指尖血脈改變的情況。
擁有健康血管者之平均RH-PAT指數高於血管異常者,這顯示,RH-PAT可減少血管的異常問題、心臟疾病風險因子;如果指尖血管異常,則心臟附近的血管也可能有異常。
然而,明尼蘇達州羅契斯特市梅約醫學中心的Piero Bonetti博士及其同事表示,這項檢查需要更廣泛的使用測試;他們的研究發表於12月號第7版的美國心臟學會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