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17, 2004 - 如果你打算在今年感恩節享用冷的火雞大餐,那麼你最好要有堅強的信念來打破舊習。最新研究顯示,像是抽菸等舊習很容易在一段時間後悄悄的復燃,因為它們是「後天養成的行為」,會藉由你的下意識而自動想起,特別是在有壓力的時候。
這項消息的發佈,剛好在即將鼓勵全國百萬名吸菸者至少24小時向香菸說「不」的全美國一日禁菸表揚大會前幾天,這件年度盛事是由美國癌症協會贊助,將於11月18日舉行。
研究人員Cindy Lustig博士在這篇研究中調查為何舊習慣似乎總是贏過人想改過的良好意圖。研究中,48位華盛頓大學的學生對某些暗示性文字學習兩種不同反應方法,例如他們先被教導「看到咖啡時說杯子」、之後又告訴他們「看到咖啡時說馬克杯」;在學習了新的行為後,這些參與者分別在剛學習完這些字,及隔天立刻參加記憶力測試。
有部分學生被告知要用指定的方式回答,像是只能用最初學習的「杯子」來回答;另一組學生則被允許可以自由使用「杯子」或是「馬克杯」的字眼。
Lustig博士及她的同事們發現,那些被告知要控制他們回答字眼的人,在兩天的記憶力測試中都回答出正確的字;然而,那些允許記住不管是杯子或是馬克杯的人,在第一天不一定會選擇用這兩個字中的哪一個,但是在第二天,就比較多人使用「杯子」的答案了。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發現顯示,第二個反應(馬克杯)似乎從記憶中消失了,而第一個反應(杯子)則持續在心中佔有強烈的地位。
研究人員在11月號的心理學(Psychological Science)中指出,目前仍不清楚為什麼「最初的反應會比新的反應更能長久的持續它們的效力」。
根據期刊上的文章,有一個理論是人們在學習最初的名單或是習慣時,是使用他們最佳的腦力,且不會讓之後的名單如此有效的進入記憶中。
這項發現有助於解釋為何抽菸的人,在壓力之下會渴望抽一根菸,因為我們的舊習慣會隨著時間變成主動,所以壓力不只是會造成我們身體上的大浩劫,還會毀滅我們控制記憶力與行為的能力;結論是,終身的習慣是會自動貯存在我們的潛意識中,變得更具有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