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12, 2004 - 氣喘患者可能誤用他們的吸入性用藥,而導致氣喘治療失當。
Wake Forest大學醫學院Bruce Rubin博士MEngr FCCP研究了50位罹患氣喘孩童及他們的父母,研究人員想要知道他們如何認定加壓、劑量計量之吸入性氣喘用藥罐內已無藥品。
許多氣喘患者家庭成員被誤導如何計量氣喘用藥之殘存量。
使用次數比實際劑量更多
將用藥罐子測試後,研究人員發現,充填chlorofluorocarbon (CFC)之藥罐可比實際噴藥次數多86%以上,充填hydrofluoroalkane (HFA)之藥罐可比實際噴藥次數多52%以上。
研究人員表示,正如結果,氣喘患者認為藥罐用完時,也就是他們需要用藥的時候。
4組家庭認為,他們知道如何辨識藥罐是否用完,也就是將它放入水中觀察是否浮起,如沉下表示罐內仍有藥劑。
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從沒有任何一組家庭試用上述方法,因為水可能對閥造成傷害,降低氣喘用藥之輸出。
10位參與者表示,他們因藥罐子老舊而丟棄它,但他們卻不明白原因;舉例而言,3位患者表示,他們稍後才丟棄罐子。
研究人員在胸腔期刊中指出,理論上,氣喘用藥罐身應附計數器來指示而時藥物已用完。
計數並搖晃你的藥瓶
Rubin和其同事表示,直到可自由選擇,最佳方法為計數劑量的數目,並達最大噴霧次數時即丟棄藥罐。
最大噴霧次數敘述在罐身或外盒上,但有74%參與者不知道他們的藥罐共可噴霧多少次。
此外,研究人員同時指出,氣喘患者應該也記得在使用前搖晃罐身。
參與試驗者中,有78%表示,他們以為可以搖晃藥罐,但僅有半數人在示範如何使用時實際搖晃。
研究人員表示,搖動藥罐子一般會增加氣喘用藥的次數,直到用完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