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每天喝半杯茶可降低一半發生高血壓風險 |
|
July 26, 2004 -- 一項針對中國茶飲用者的試驗結果顯示,每天喝半杯綠茶或烏龍茶,可能可降低50%高血壓發生的風險。
研究人員發現,每天喝茶持續至少一年的男性與女性,相較於不喝茶的人,發生高血壓的機會較低,而且飲用的量越多,好處越大。
茶是全世界消費飲料中第二多的,第一多的是水。
高血壓,或是血壓升高,是最常見的心臟疾病,而且在許多國家影響大約20%的成人;這個狀況與中風、心臟衰竭、或腎臟功能受損有關,且是心臟相關死亡的主要危險因子。
台灣成功大學醫學院楊宜青醫師與他的同事們指出,在中國人族群中,很久之前就已經假設喝茶與血壓降低之間是有關連的。
最近幾年,研究人員對茶中一種可能對抗心臟疾病的抗氧化分子,稱為類黃酮(flavonoid)的角色越來越感興趣。
但是,研究人員表示,很少有試驗檢驗喝茶對於高血壓產生風險的長期效果,且目前為止的結果是相互衝突的;他們表示,這是第一個收納大量受試者、詳細的飲茶相關資訊、以及與高血壓有關的生活型態和飲食因素的試驗。
喝茶可以降低血壓
刊載於7月26日內科學誌(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的試驗中,研究人員觀察過去十年喝茶對於高血壓發生的效果,收納居住在台灣的1507位過去沒有高血壓病史的中國男性與女性。
由於中國文化中,茶杯的大小變化很大,為了要計算每日平均喝茶量,受試者被要求提供使用茶杯的資訊、茶葉是如何泡的、飲用的量、以及每星期喝茶的頻率。
此外,研究人員也收集有關茶葉種類的資訊(綠茶、紅茶或烏龍茶),以及受試者開始喝茶多久;綠茶、烏龍茶、與紅茶,都是從同樣植物衍生出來的,這是從茶樹(Camellia sinensis)葉子的加工品得到的,而且也決定了茶的種類與類黃酮含量。
試驗結果顯示,大約40%受試者是習慣性的飲茶者,而且每日至少半杯持續一年以上;超過96%受試者飲用的是綠茶或是烏龍茶。
飲茶者的年紀較輕、大部分是男性,而且教育水準與社經地位比非飲茶者高;但是他們也較肥胖、吸更多菸、喝更多酒、較少食用蔬菜,而且比有規律飲茶的受試者攝取更多的鈉。
在將這些及其它與心臟疾病和高血壓有關因子列入考慮後,研究人員發現,飲茶者比起非飲茶者較不會發生高血壓。
相較於不飲茶者,那些持續一年,每天至少喝半杯中等濃度綠茶或是烏龍茶的受試者,發生高血壓的機率下降46%;而每天喝超過2杯半,發生高血壓的機率更下降達65%。
研究人員指出,沒有習慣的飲茶者比起習慣性飲茶者具有較高的高血壓風險,而且每天喝的茶越多下降的風險也越大;然而,喝茶超過一年之後,發生高血壓的風險並未進一步下降。
根據這項試驗結果,研究人員表示,提供降血壓益處所需的最低飲茶量,是每天半杯綠茶或烏龍茶,持續至少一年以上。
不過,他們認為,仍需要更長期的試驗來確認這些結果,以及對於茶降血壓效果機轉更進一步的瞭解。
|
|
最後修改日期: 2004/7/30 上午 09:37:00
|
相關醫療新聞:
.蟄伏的無聲殺手高血壓
.輝瑞Celebrex止痛藥 服用可能提高心臟病危險
.熟悉CPR急救 媳婦二度鬼門關前救回公公
.學者研究證實地震後高血壓患者激增快四倍
.入秋後天候變化大 防心血管疾病注意三高控制
》更多相關醫療新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