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12, 2009 -- 研究人員表示,超重的心臟病患者,每天長距離步行所減少的體重,比用標準心臟復原計畫多兩倍,而且減少更多體脂肪。
刊載於美國心臟協會循環期刊(Circul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除了減少體脂肪和兩倍的體重之外,過重的冠狀動脈患者若能持續的走路,胰島素敏感性就能比接受標準心臟復原計畫的患者改善更多。
在這項研究中,佛蒙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將74位平均年齡64歲的過重心臟病康復者隨機分配到熱量消耗多的運動養生組,或是標準療法組;運動養生組的目標,是一週內藉由每天走路燃燒掉3,000到3,500卡路里;標準療法組則是一週內運動三次,燃燒掉700到800卡路里。
參與者每天以適當的速度走45至60分鐘,每週走五到六天,減少的體重比用標準療法的速度慢。
康復者標準療法是要走路、騎自行車、或以輕快的速度划船25至40分鐘,但每個星期只有三次。
到了研究的第五個月,研究人員對兩組進行比較後發現,每天走路的患者:
* 10個心臟風險因素顯著地改善,包括胰島素敏感性。
* 體重平均減少18磅,而標準康復組平均減少8磅。步行者體脂肪減少了13磅;標準組減少了6磅。步行組的腰圍減少2.7英寸;標準組的腰圍減少2英寸。
主導研究人員、佛蒙特大學醫學院教授Philip A. Ades醫師表示,自從70年代起,心臟病復原在本質上依然是相同的,因為它對死亡率有好處。但它沒有燃燒很多卡路里,而且情況已經改變。80%的康復者超重,許多人罹患糖尿病。他們需要在心臟復原上做的努力已經不一樣了。
過重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而且與糖尿病、高血壓、以及高膽固醇有關。
Ades醫師表示,標準療法有好處,但是燃燒高卡路里方法的好處越來越多。他補充,這篇研究的訊息是要經常走,而且走久一點。
但是他不建議每位過重的心臟病患者在沒有與醫生討論之前就到街上走。他們懷疑,一般適用的多消耗熱量運動計畫,用於心臟康復者會沒有限制,然而,醫護人員和患者不需要在每週五、六天的運動時,大部份時間被嚴密監控著,這樣才會比較自在。
大多數的患者持續運動五個月以上,在研究一年之後,兩組的人都比上次量的體重多了幾磅。走較多路的人平均增加2.9磅;運動量較低的增加2磅。但研究人員表示,體重和體脂肪在兩組成員中顯然都保持較低。
一項重大的發現,大概也是最重要的發現,是在與標準復原的參與者比較時,走路的患者胰島素敏感性和心臟病的多重風險(除了體重之外)有所改善。
研究人員的結論是明確的:對於過重且有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患者來說,多消耗卡路里的運動比標準[心臟病復原]運動好,可達到減重和利於改變心臟代謝風險因素,特別是胰島素抗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