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睡眠清理出學習的空間 |
|
最新研究有助於解釋,睡覺時大腦如何改變,而影響學習。
|
April 2, 2009 -- 想要學新東西嗎?試著晚上睡個好覺或是打個長長的盹吧。 睡覺現在被認定對學習與記憶很重要,現在有篇果蠅的最新研究,提供睡覺為什麼很重要的線索。 這篇研究發現,至少在果蠅中,睡眠會減弱,甚至破壞存在腦中的突觸,做出創造新突觸的空間。 神經學家們相信,大腦藉由創造這些新突觸,將記憶與學習譯成密碼,突觸可傳遞訊息到中樞神經系統遍布的神經元。 但是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的Paul J. Shaw博士向WebMD表示,有關睡眠如何影響重要的突觸連接,似乎存在矛盾的理論。 他表示,如果你不睡覺,獲得的訊息就不會很好、訊息也不能處理得很好、而且無法將訊息儲存得很好。但是我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會如此,有個理論是睡覺會強化突觸,另一個理論則是睡覺會讓突觸變弱。 【人、果蠅需要睡覺來學習】 Shaw博士表示,藉由研究果蠅來瞭解的人類睡眠與學習間關聯性,比我們想像中的小。 他表示,我們知道嬰兒睡很多,幼小的果蠅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剝奪果蠅的睡眠,牠們就不會學習,如果你在10年前問我會不會發現果蠅與人類大腦有這麼多相似點,我會說「不可能」。 他與同事們在之前的研究中,改變果蠅的基因,讓他們能追蹤新突觸的形成。他們發現,與形成新記憶有關的神經元很少(約20萬之16)。 他們也發現,果蠅在社交互動後需要更多睡眠。當果蠅睡覺時,社交所形成的新突觸數目減少,而當果蠅睡眠不足時,數目並未減少。 刊載於4月3日出版的科學(Science)期刊的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鑑定出三種特定基因與睡眠-學習有關。其中一種基因與人類相同,是和學習及記憶有關的基因,血清反應因子。 【睡覺或許能學習】 研究結果或許能解釋睡眠如何影響大腦電路,清理出新學到的空間,但Shaw博士並不相信他們解決了所有問題。他表示,雖然有些關鍵的突觸在睡覺時會變弱或被破壞,但其他突觸可能會變強。 睡眠研究人員Sara C. Mednick博士向WebMD表示,這篇果蠅的研究提供有關睡眠如何影響人類學習的重要性。Mednick博士所做的研究是針對白天打盹對健康、記憶、以及學習的影響。她表示,不同種類的學習似乎需要不同的睡眠階段。 Mednick博士解釋,一般的睡眠週期包括10至20分鐘的假寐與非常淺眠,約1個小時後是非常深眠,接著是開始做夢的快速動眼(REM)階段。晚上一個循環後會再重覆,深眠的時間減少且REM時間增加。 Mednick博士表示,雖然20分鐘的打盹、甚至是冥想,有助於大腦處理與學習簡單的訊息,但像是可能遇到的測試、處理比較複雜的訊息、以及學習新技巧,則需要較深的睡眠才行。Mednick博士是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心理系助理教授。 她表示,很多人都是睡眠被剝奪,20分鐘的打盹確實對下午的消耗有幫助,但似乎需要睡得較久來建立與創造或複雜學習的關聯性。
|
|
最後修改日期: 2010/3/3 上午 10:58:00
|
相關醫療新聞:
.拒絕數羊擺脫失眠之道
.睡眠可能是大腦加強記憶的黃金時間
.睡覺時快速記憶
.提早和嬰兒說話對大腦有益
.睡眠有助於大腦學習
》更多相關醫療新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