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 24, 2008 – 一篇新的瑞典研究顯示,認為自己的上司不公平、反覆無常、考慮不周,以及缺乏一般管理技能的勞工,有較大的風險發生心臟病事件,如心臟病發作。
研究者在11月24日的職業與環境醫學期刊中報告指出,勞工因為不良管理者所引起的壓力,會隨著時間而增加心臟問題的風險。
瑞典科學家在1992至1995年間追蹤超過3,000名男性勞工的心臟健康,他們的職場健康紀錄與全國登記資料中因缺血性心臟病住院及死亡的資料相互比較,直到2003年。
在將近10年的監控期間,共發生74例致命和非致命心臟疾病事件,如心臟病發作、不穩定型心絞痛、或者心臟停止;將自己的上司排名在更有能力者的勞工,有嚴重心臟問題的風險越低。
這項研究顯示,在同一間公司工作越久,管理者的領導風格與勞工心臟問題風險之間的關聯性越高,因此認為不良上司引起的壓力會隨著時間增加。
研究者認為,公司應該採取行動,以改善部署所認為的不良管理技巧,進而防止勞工的嚴重心臟疾病。
斯德哥爾摩大學Karolinska研究中心與壓力研究中心的Anna Nyberg寫道,可以預測的是,有表現的積極管理者,會提供構造式、資訊與支持,來消弭工作小組中的破壞行為,因而促進勞工的生機,而非壓力相關的生理過程。
【上司排名】
參與者使用一種排名方式為他們的資深經理人排名,此方式是根據其資深經理人的溝通與回饋技巧有多好、管理變革時的成功度如何、設定目標的能力,以及授權程度有多少。
結果發現,領導風格分數較高與心臟病風險較低有關,校正教育、社會地位、收入、監督狀態、工作上認知的生理負擔、抽菸、體能運動、[身體質量指數]、脂質、纖維蛋白原與糖尿病等因素之後,這個關聯仍然成立。
簡單來說,這項研究顯示,不好的上司對與他們一起工作者的健康、甚至是壽命而言,可能是個危害。
研究者表示,在最近的另一篇研究中,之前曝露在不良生理工作環境的勞工,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多出50%;研究者寫道,該研究的結果有相當多臨床含義,特別是因工作時的社會心理壓力源相當常見。
研究者表示,證據顯示,管理者的行為品質影響了勞工的健康;勞工在意的是上司「體諒人的行為」,管理者如何聰明地激發勞工,以及其與所監督勞工的溝通能力。
用來排序管理者的問題,包括「如果我沒做好某件事情,會被我的上司批評。」,以及管理者其他如何良好地與下屬溝通的期望程度。
顯然地,勞工認為他們的上司在溝通資訊上有困難—不只是負面思考—會增加發生心臟問題的風險;研究者認為,訓練管理者如何更佳地工作,或許是個好的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