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肥胖者越來越少享用食物 |
|
類似上癮的吃太飽與大腦的報償迴路有關
|
Oct. 16, 2008 -- 一篇大腦的研究顯示,胖子比瘦子更期待能享受食物,但當他們吃東西時卻又比較少在享受。
這是個問題,為了填補這缺少的樂趣,肥胖者就會吃更多高熱量的食物,吃太多會更加鈍化吃東西的樂趣,將人鎖在惡性循環中。
這是由奧勒崗研究中心的Eric Stice博士與同事們,針對胖與瘦的女性即時大腦造影所做的研究結果。Stice博士向WebMD表示,他們剛開始認為肥胖者能從食物中體會到較多的回饋,但他們看到肥胖者只是期待有較多回饋,得到的卻較少,這是很諷刺的。
Stice博士的團隊給女性看一張巧克力奶昔與一張杯水的照片,體重越重的女性其大腦愉快中心就越有反應。之後,讓這些女性真正品嚐巧克力奶昔或中性溶液,體重越重的女性其大腦愉快中心的反應就越少。
Stice博士表示,或許與大腦報償迴路調降有關,你做越多要回饋的事情,所看到的回饋就越少。你吃越多不健康的飲食,就會對高熱量食物有越多遲鈍的愉悅反應。
Tufts大學神經科學家Emmanuel Pothos博士在老鼠研究中得到相同的結果,他並未參與Stice博士的研究。
Pothos博士表示,肥胖不只是調節體重的大腦系統功能,也是調節快樂吃東西的大腦系統功能,對老鼠來說,構成快樂吃東西的中樞多巴胺系統並不健全,這種動物對於釋放多巴胺的刺激沒什麼反應,而食物是其中一種刺激。
【肥胖的新遺傳風險】
有些人帶有一種變異的基因,會鈍化多巴胺的反應,Stice博士發現,這些人比較容易變胖,即使他們不胖,他們也較不容易從吃東西中獲得樂趣,也就是有藉由吃太飽而過份補償的風險。
Stice博士表示,帶有最多鈍化報償迴路的人,最有吃太飽的風險,越容易去吃東西就越容易看到他們的報償迴路調節下降。
Pothos博士表示,這當然是個惡性循環,有人說他沒有從高熱量的食物中得到樂趣,因此就吃得更多,但得到的樂趣卻更少。因此,會因為吃高熱量食物成癮而造成肥胖與體重增加。
「成癮」這個名詞不是個象徵,Stice博士與Pothos博士指出,同樣的大腦迴路與同樣的潛在基因敏感性,與藥物成癮的人一樣是惡性循環。然而,兩位研究人員很快地指出,不正常的愉快系統只能回答肥胖一半的問題,控制體重的代謝功能也很重要。
Pothos博士表示,他們不想說肥胖是成癮的疾病而不是代謝的疾病,他們只能說「兩者都要注意」。
Stice博士正在瞭解肥胖者改變成健康飲食,是否能重新設定他們的愉快迴路,他發現,當肥胖者停止吃高熱量的食物,他們對這類食物的渴望就會減少,不再增加。
他表示,如果我們能讓肥胖者改善飲食的品質,長期保持這樣的循環,最後一定能將他們的渴望與愉快迴路回歸到之前的平衡。
Pothos博士與同事們正在瞭解父母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是否會影響孩子,甚至是在孩子出生之前就有影響。他建議,肥胖為何會流行?有些是由父母遺傳給孩子的。
Stice博士與同事們表示,他們的結果將在10月17日發行的科學(Science)期刊中發表,Stice博士的同事包括耶魯大學與德州大學的研究人員。
|
|
最後修改日期: 2008/10/22 上午 09:02:00
|
相關醫療新聞:
.BMI值23以上罹慢性病風險增加 籲衛署下修成人肥胖定義
.林瑞雄推測家族感染與遺傳組織抗原有關
.久坐是威脅現代人健康的元凶
.35歲前發生的大腸直腸癌約有七成與遺傳基因有關
.家族中有三位大腸癌患者其家族成員的罹患率高達五成
》更多相關醫療新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