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 6, 2008 -- 根據最新研究顯示,被懷疑有冠狀動脈疾病的人,也許可以用心臟掃描預測在15年內死亡的機率。
但是與這篇研究一起刊載在10月14日出版之美國心臟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的評論指出,這可能不適用於所有的人。
冠狀動脈疾病是美國男、女的第一大死因,這篇研究的對象是大約2,500名有冠狀動脈疾病症狀的美國成人。每名患者都要做電腦斷層(CT)心臟掃描;CT心臟掃描可以從身體外幫心臟照相。
醫師們檢查那些圖片,以瞭解供應心肌血液的冠狀動脈是否變窄或阻塞;如果有的話,代表比較容易心臟病發作。
患者做CT心臟掃描時平均是59歲,在之後的15年內死亡的患者共有86名。
不管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其他風險因素,如果CT心臟掃描時顯示已經比較嚴重的話,大部份的患者都會死亡。
位於加州Torrance的UCLA海港醫學中心洛杉磯生物醫學研究所Matthew Ostrom醫師與其他研究人員們表示,簡而言之,CT心臟掃描有助於預測死亡。
同時,德國Erlangen大學心臟學系的評論者Stephen Achenbach醫生指出,這個結果不能證明沒有心臟病症狀用CT心臟掃描的效果如何。
UCLA海港醫學中心洛杉磯生物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Matthew Budhoff醫師在期刊中透露,他任職於通用電氣公司的發言署,這篇研究所用的CT掃描是通用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