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10, 2008 – 根據一篇新研究,白天打開燈光,可以幫助失智老人改善心情和行為。
心情擺蕩、睡眠困擾、行為問題往往都會影響失智相關的認知退化;根據一篇期刊文獻的背景資訊,這些困擾會增加一個人住到輔助生活機構的風險。
環境燈光影響了身體的24小時生理時鐘,所謂的晝夜節律;光線曝露太少會破壞全天時間系統的敏感平衡,晝夜節律的困擾會導致睡眠困難;一種稱為退黑激素的荷爾蒙,在維持身體的晝夜節律上也扮演重要角色。
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院的Rixt F. Riemersma-van der Lek醫師等人,探討明亮燈光和有無退黑激素補充物是否會影響失智症狀和睡眠障礙。
他們的研究發表於6月11日的美國醫療協會期刊(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中。
這項研究包括了189名86歲以上的成年人,大部分是女性,居住在荷蘭的12家老人照護機構,大部分有失智,研究人員隨機將他們分派服用每天一次的退黑激素或者安慰劑,每天晚上服用藥物,平均15個月。
這些機構在早上9點到晚上6點之間仍保持開燈;有半數機構增加天花板懸掛式燈光。
研究人員發現,明亮的燈光導致失智症狀適度改善,特別的是,明亮的白天燈光有以下的效果:
* 在心智狀態測驗中減少認知分數約 5%。
* 減少憂鬱症狀約19%。
* 超過半數(53%)的功能限制增加緩慢。
加入退黑激素可幫助病患快8分鐘入眠,延長睡眠27分鐘;研究者建議,退黑激素補充品只可和燈光一起使用,退黑激素和明亮的燈光可以減少9%的激動行為。
研究者寫道,團體照護機構亮度增加這個簡單的方法,可以改善令人困擾的認知、心情、行為、功能能力與睡眠問題;長期運用白天的燈光不會有副作用,建議失智老人的照護機構加以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