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8, 2008 -- 根據最新研究顯示,如果你要心臟病發作了,你會知道嗎?很多人都不瞭解其症狀與如何獲得最快速的照顧。
研究人員檢視3,522位曾經心臟病發的倖存者或是曾治療過動脈阻塞的人,加州大學的主導研究員Kathleen Dracup與世界各地的同事們使用問卷,測試這些患者有關心臟病的知識。
【心臟病發的知識】
根據調查顯示:
* 有46%的受訪者答得不夠好,只答對不到70%的問題。
* 分數最高的是女性、不到60歲的人、在做心臟復健的人、以及是由心臟科醫師照料,而不是由內科醫師或一般醫師照料的人;分數最低的是正規教育程度教低的年長男性。
* 女性知道較多少見的症狀,像是背痛、下顎痛、胃灼熱、噁心、以及脖子痛等。
* 了解心臟病是女性最常見死因的男性人數比女性少。
* 較多男性表示,他們會請人載他們去醫院,而不是坐救護車。(建議坐救護車,因為可以馬上開始治療。)
研究人員表示,性別上的差異特別令人驚訝,因為過去幾年,女性常常低估她們的心臟病風險,且接受緊急醫療所拖延的時間較久。
【高風險、不了解?】
在研究中所有經歷過心臟病併發症的患者都是心臟病發作的高危險群,儘管事實上:
* 43%的患者被評估他們的風險比同年齡沒有心臟病的人少或是相同。
* 47%的男性認為他們是低風險的。
* 36%的女性認為她們是低風險。
相較於女性來說,儘管男性所知道的症狀沒有女性多,但如果他們有一個或值得注意的症狀時,他們比較有自信能辨別出是心臟病發的症狀。
【時間是要素】
如果你心臟病發作,能在1小時內獲得醫療的話存活率增加50%,治療延誤半小時會降低你的存活率。
如果人們不認為自己有心臟病發的可能,或許就會跟醫生解釋錯症狀或是表達不正確;研究指出,缺乏心臟病症狀與風險的知識會延緩許多心臟病發患者的治療。
根據這篇研究顯示,在剛開始感覺到症狀時,距離心臟病發作平均還有2.5至3小時的時間可以送去醫院;Dracup與同事們指出,這個統計數字已經10年沒有改變了。
研究人員表示,心臟病發作患者習慣會在醫院住一陣子,在醫院可以對心臟病有多一點瞭解,研究人員聲稱,減少在醫院的時間對於教育患者的可用時間有顯著的影響。
研究結果將刊載在5月26日出版的內科醫學總覽(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