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悲觀讓心臟病患者死亡? |
|
研究顯示,觀點會影響存活,因此要樂觀。
|
March 13, 2008 -- 最新研究指出,保持積極的態度對你的健康有益,如果你是心臟病患者,還可以拯救你的性命。
一篇針對心臟病患者追蹤6至10年的研究發現,那些對於自己復原抱持悲觀看法的人,在這段期間內死亡的機率比較為樂觀的人高一倍。
這篇研究將在美國身心協會於巴爾的摩舉辦的年會中發表,美國身心協會是個專注於身心交互作用研究的團體。
John C. Barefoot博士表示,這篇研究是第一個檢視患者對其疾病的態度如何長期影響健康以及最終的存活。
【身心的關聯】
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Barefoot醫生、Redford B. Williams醫生、以及同事們對2,825名因為心臟病住院的患者做心理評估,研究人員要求患者描述他們對於疾病復原與恢復正常生活能力的期望。
在6至10年的追蹤期間,有978名患者死亡,其中66%死於心臟病;患者對他們病程的期望與存活有很大的關聯,最悲觀的患者死亡率是最樂觀患者的兩倍。
Williams醫生向WebMD表示,在控制疾病嚴重性、功能狀態、以及沮喪等可能影響存活的因素後,最悲觀的患者死亡率仍比最樂觀患者高了30%。
他表示,消極的觀點是不良結果的獨立預測因子,而且看起來似乎感覺自己會一切順利的樂觀態度較能預防死亡;有正面期望的患者可能比較容易改變生活方式,以及遵從醫生開立的治療方法。
【壓力的衝擊】
另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正面的想法可能會減輕壓力對身體的有害影響。
另一篇由杜克大學研究人員巴爾的摩會議中發表的研究檢視這個理論,研究人員對327位健康的人做個性解析,確定他們是否比較傾向於有正面或負面的情緒,接著,做設計用來評估研究參與者對壓力的生理反應。
結果發現,被認為在有壓力時會更積極的人,所增加的血壓比消極的人明顯較少;他們在睡醒30分鐘內,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含量通常會較高的時候,皮質醇含量也較低。
主導研究的Beverly H. Brummett博士向WebMD表示,不僅是負面的情緒有害,似乎有更正面的情緒也很重要,它們似乎可作為緩衝壞的健康結果;Brummett博士表示,像是冥想、行為療法、以及定期運動等,也許有助於天生性格憂鬱者改變他們的觀點。
但是賓州大學的心臟科醫師Donald LaVan不那麼確定;美國心臟協會發言人LaVan醫生向WebMD表示,在心臟繞道手術後不久,心臟科醫師就開始認定,較樂觀的患者在恢復甚至存活方面進展較好。
這種認知導致Zipper Club的出現,這是個由曾做過心臟手術的患者所組成的義工小組,幫助現在的患者應付他們對疾病的情緒。
LaVan醫生表示,像在巴爾的摩會議中所發表的這類研究,有助於深入理解情緒如何影響健康。
他表示,結論不太讓人感到驚訝,但問題是,「你能讓某個人的態度做任何改變嗎?」,也許你能做某種程度的改變,但他的臨床經驗告訴他,如果患者非常悲觀,你能幫他做的就很有限了。
|
|
最後修改日期: 2008/3/19 上午 09:09:00
|
相關醫療新聞:
.向冠狀動脈疾病說拜拜
.西施捧心別傳~二尖瓣脫垂
.年齡不是問題!阿媽學習操作CPR毫不遜色
.新任北市衛生局長底定!新光醫院教育研究副院長張衍接任
.105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
》更多相關醫療新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