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活得更久:平均壽命創新高 |
|
CDC表示,2005年出生的小孩平均壽命近78歲
|
Sept. 12, 2007 -- 疾病管制局(CDC)今天宣佈,美國平均壽命創新高,快達到78歲。
但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字,美國的平均壽命延長卻仍落後數十個國家的平均壽命。
根據CDC的平均壽命統計數字顯示,2005年在美國出生的嬰孩,平均壽命為77.9歲,比2004年出生的嬰兒多了十分之一年。
CDC也報告前三大死亡原因為心臟病、癌症、以及中風,與2004年相較之下,2005年有降低,導致平均壽命較長,然而,心臟病、癌症、以及中風依然是美國的死亡主因。
平均壽命的統計資料是根據2005年全國超過240萬名死者的CDC初步數據。
【平均壽命的細節】
女性的平均壽命繼續比男性長,白種人比非裔美國人長,但是非裔美國人的平均壽命漸漸達到歷史新高。
以下是2005年出生的女孩和男孩平均壽命:
*白人女孩:80.8歲(跟2004年一樣)
*白人男孩:75.7歲(跟2004年一樣)
*非裔美人女孩:76.5歲(2004年是76.3歲)
*非裔美人男孩:69.6歲(2004年是69.5歲)
然而,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有26個國家的男女平均壽命比美國長,全世界平均壽命最長的女性是日本人(86歲),全世界平均壽命最長的男性是歐洲聖馬利諾共和國人(80歲)。
【名列前矛的死因】
2005年前15大死因如下:
1. 心臟病
2. 癌症
3. 中風
4. 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肺病)
5. 意外事故
6. 糖尿病
7. 阿茲海默氏症
8. 流行性感冒和肺炎
9. 腎臟病
10. 敗血症(影響血液和其他身體部位的嚴重感染)
11. 自殺
12. 慢性肝病和肝硬化
13. 高血壓
14. 帕金森氏症
15. 殺人
2005年,每10萬人中有210.3人死於心臟病,比2004年的每10萬人中有217人少;癌症死亡率從2004年的每10萬人中有185.8人,下降到2005年的每10萬人中有183.8人;中風死亡率從2004年的每10萬人中有50人,下降到2005年的每10萬人中有46.6人。
【嬰兒死亡的主因】
CDC指出,2005年嬰兒的死亡率是每1千名新生兒中有6.89人,2004年是每1千名新生兒中有6.79人,死亡率上升,但差異性可能是機率問題。
而且嬰兒的死亡率(包括出生後第一年的死亡)也有種族上的差異;白種人的嬰兒死亡率是每1千名新生兒中有5.76人(2004年是每1千名新生兒中有5.66人,死亡率增加);非裔美人的嬰兒死亡率是每1千名新生兒中有13.69人(2004年是每1千名新生兒中有13.79人,死亡率下降)。
2005年嬰兒的前10大死因如下:
1.新生兒缺陷
2.出生體重過低
3.嬰兒猝死症(SIDS)
4.母親的併發症
5.胎盤、臍帶和子宮膜併發症
6.意外事故
7.新生兒的呼吸困難
8.新生兒的細菌性敗血症(影響血液和其他身體部位的細菌感染)
9.新生兒出血(流血)
10.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嚴重的小腸疾病)
平均壽命和死亡統計刊載在CDC的網站上。
|
|
最後修改日期: 2007/11/8 上午 11:04:00
|
相關醫療新聞:
.中西醫治癌有效嗎?
.輝瑞Celebrex止痛藥 服用可能提高心臟病危險
.熟悉CPR急救 媳婦二度鬼門關前救回公公
.機器人手術用於癌症治療的新趨勢
.成醫正子造影統計:1.2%癌患有第二種癌症
》更多相關醫療新聞...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