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9, 2007 -- 空閒時多做運動也許能減少工作造成重複使力傷害的風險。
加拿大最新發表的研究顯示,在空閒時從事適度的體能活動,似乎能避免與工作相關的手腕隧道症候群和其他手臂或肩膀的重複傷害。
研究人員Charles Ratzlaff向WebMD表示,對於一個星期運動三、四次的人來說影響不大,約能減少16%的風險;但是這是第一篇建議體能活動有助於避免這些傷害的研究。
他表示,如果有人一星期在書桌前坐40或50個小時,出去走個三、四次的半小時將是有益的。
【工作與重複使力傷害】
物理治療師和流行病學家Ratzlaff表示,從他注意到許多重複使力傷害患者是靜態的工作,且放假時並不太好動之後,就對研究罹患重複使力傷害者的運動量變得很感興趣,重複使力傷害也稱為重複壓迫傷害。
由於像網球、棒球、和高爾夫球等反覆性的體能活動會造成重複使力傷害,因此Ratzlaff和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同事們也決定要了解參與這些活動的人是否與工作相關傷害的風險較高有關。
研究人員分析2003年加拿大健康登記的資料,包括15歲至74歲共58,622名全職的工作者;所有人都表示在前12個月內,上半身的重複使力傷害嚴重到足以限制他們正常的活動,而且所有人都提供他們休閒時所參與活動的資訊。
與其他研究一樣,研究人員發現,約有一半上半身重複使力傷害的人表示與工作有關,最常見的受傷部位是手腕/手(39%)、肩膀(29%)、和手肘(26%);女性、吸菸者、和肥胖者也都與上半身重複使力傷害風險增加有關。
研究人員也發現,沒有證據顯示參與像網球、棒球、高爾夫球、或重量訓練等反覆的體能活動,會增加造成與工作相關上半身重複使力傷害的風險;但他們無法估計參與這些活動的頻率超過平均每週一次時的影響。
【重複使力傷害的處方】
Ratzlaff表示,藉由運動恢復肌肉與骨骼系統的平衡,對具有與工作相關重複使力傷害風險的人有益;他表示,整天坐在電腦前面或是做其他具風險的工作,會導致肌肉衰弱和緊繃,那是造成重複使力傷害的原因。
同樣碰過許多重複使力傷害患者的Ejaz Shamim醫師表示,關於活動較少的人是高危險群這點並不足為奇;Shamim醫師是全國神經疾病和中風機構的臨床工作人員。
他向WebMD表示,當你久坐就會比較不敏捷,且容易受傷;他在幾個月前工作時扭傷了腳踝,絕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他的妻子懷孕,所以沒有像平常一樣運動,否則不可能會發生這種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