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步中的小孩善察言觀色 |
|
專家指出,18個月大的孩子會取樣自大人的行為角色。
|
March 27, 2007 -- 最新研究顯示,學步的小孩可能受到外人的情緒影響,而改變其行為模式。
該研究來自於華盛頓大學的心理學家Betty Repacholi博士和Andrew Meltzoff博士。
Repacholi博士於大學的新聞稿中表示,這項研究神奇的報告,在於學步的小孩與其周圍情緒動能間的互動是多麼敏感。
心理學助教Repacholi博士指出,學步的小孩不需要自己親身去試,才會知道某某行為會受到獎賞還是懲罰;學步的小孩能從哥哥或姐姐的所作所為,觀察到後果為何。
【學步的小孩觀察成人】
於《兒童發展》期刊中發表的該研究,研究對象為18個月大的168名學步的小孩。
學步的小孩們坐在家長的大腿上,並看著一位不相干的成年女子在玩一個玩具,學步的小孩們對那個玩具感到興趣,其中有許多小孩笑著、咕咕地叫著或朝向玩具而去。
接著,另一位不相干的女子進入他(她)們所觀看的場景中,並且很憤怒地斥責方才在玩玩具的女子,在發生還不到翻牌地步的情緒衝突期間,學步的小孩們細細地觀察著那兩名成人。
怒斥者接著做下列三件事其中一項:離開房間、轉身背對學步的小孩們、或表情平和的待在房間內。
最後,學步的小孩們有了機會去玩那名成人的玩具,孩子們在猶豫到底怒斥者是否仍待在房間內,但若怒斥者離開了房間或是轉身背對孩子們,孩子們就會熱切地玩著玩具。
在另一系列的測試中,另外一組18個月大的學步的小孩們,看到的則是兩名成人之間平和的討論,提供機會後,那些孩子不管是誰在房間,就毫不猶豫地去玩玩具了。
【情緒雷達】
總之,學步的小孩們具有「情緒雷達」,並進而調整自己的行為去避免激起他人的不快;Meltzoff博士於新聞稿中表示,孩子們的情緒雷達隨時開啟,而他(她)們從觀察他人的行為中學習;Meltzoff博士是華盛頓大學學暨腦部科學學院的心理學教授及副主任。
Repacholi博士提到,該研究是第一項測試到底寶寶們能否直接從他人那兒擷取情緒訊息,並將它應用在自己身上的研究;他指出,對學步的小孩而言,運用情緒雷達去察言觀色是一種相當不錯的適應方法,也就是去解讀什麼是重要的,以及他(她)們能逃避責罰的。
|
|
最後修改日期: 2007/4/4 下午 05:50:00
|
相關醫療新聞:
.害羞的孩子處理情緒的方法不同
.情緒的議題會傷害孩子的健康看護
.14個防止孩子想家的方法
.情緒會影響關節痛
.在孩子的食物中暗藏蔬菜
》更多相關醫療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