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7, 2007 -- 根據星期一發表的一項爭議性研究顯示,有上托兒所的孩子,在進入幼稚園之前會有較好的詞彙,但日後也可能會有較多的行為問題。
這篇研究的結論是,相較於到品質較低之托兒所的孩童,到品質較好托兒所的孩子,在五年級時詞彙測驗的分數較高,但這也顯示,花費較多時間在托兒所的孩子,也較容易在六年級時出現問題行為。
研究人員表示,托兒所會明顯影響行為的原因「仍是相當難以理解」。
研究人員在三/四月號兒童發展(Child Development)期刊中的報告指出,孩子的行為並沒有被認為是極端或過份,但是,他們聲稱托兒所和行為問題間有顯著的關聯,是種「獨特而持久的影響,似乎是有害的」。
研究人員Jay Belsky博士在研究中表示,小孩可量測的影響有限,而且那些影響在強度上是屬於中度的;但是,這篇研究引起美國數百萬名年幼時不是在家被照顧的小孩注意。
倫敦Birkbeck大學兒童研究機構的主任Belsky表示,這是聚集了托兒所對於在教室、學校、社區、和整體社會不持久的影響後果。
這篇由政府贊助的研究是針對1,364位由研究人員從出生就開始追蹤的孩子進行研究,由於研究人員僅針對美國10個地區進行,因此在科學上無法代表全國的小孩。
問題行為的報告是由老師們提供的,包括經常爭吵、打人、和不服從的行為。
【政治上的爭論】
這篇研究在心理學家之間有爭議,因為他們關心這可能會被用來支持,職業婦女應該留在家裡而不是將孩子放在托兒所的理論。
維吉尼亞工業大學的兒童發展研究人員Kirby Deater-Deckard博士同意,這個問題在科學界被政治化,他向WebMD表示,托兒所的品質爭議不應該自動將父母親的照顧和外面的托兒所混在一起爭論。
他表示,那是不同的問題,而且在照顧上是這樣比較重要,還是那樣比較重要的看法並不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