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高尿酸血症?
所謂的「高尿酸血症」,指的是血中尿酸濃度過高,其定義分二種,依流行病學的定義來說,是血中尿酸濃度比正常人之平均值加上二個標準誤差還高;另外依生理化學的定義,則是血中尿酸濃度約大於7
mg/dl以上。但嚴格來講,血中尿酸濃度的正常值,應依生理化學的定義為準,因為在流行病學的定義中,所謂的「正常人」事實上已包含一些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的病人。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八十九年的高尿酸血症盛行率調查報告指出,顯示台灣地區罹患高尿酸血症高達二百七十萬人之多,這點不容我們忽視;因為依「高尿酸血症患者大約十分之一會罹患痛風」的標準來估計,台灣地區的痛風人口高達二十七萬之多。
人體內的血中尿酸濃度會受性別、年齡的影響,如女性在停經前尿酸值較男性低,但停經後則尿酸會慢慢增高;青春期前血中尿酸濃度較低,但青春期後則會逐漸增加接近成年人。
造成高尿酸血症的原因有下列可能因素有:攝取富含或導致普林合成增加的食物、尿酸的合成增加、腎臟排除尿酸受阻、腸道排除尿酸受阻、體內酵素異常、疾病或化學治療、遺傳基因、藥物(利尿劑)的使用等。
事實上,高尿酸血症是導致痛風的元兇,我們可以說高達九成七以上的痛風病人均有高尿酸血症,但是必須經一段時間的高尿酸血症後,痛風才會發作;相對的,並非所有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均會發生痛風,多數人終其一生只有持續高尿酸血症而已,會出現痛風的大約占三分之一。
至於長期高尿酸血症可能引起的症狀則有痛風性關節炎、腎臟病、尿路結石,並且常併有高脂血症、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