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拒絕數羊擺脫失眠之道 >> 有睡眠困擾應尋求專業協助 做正確診斷與治療 |
|
有睡眠困擾應尋求專業協助 做正確診斷與治療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針對精神科門診病患資料進行統計,發現每十個人就有七人因為睡不著或睡不好而求診,其中有半數以上都覺得自己只是單純的失眠,各有將近十分之一在看精神科之前是靠喝酒或吃安眠藥來幫助入眠。醫師表示,如有睡眠困擾,應尋求精神科醫師諮詢,藉酒助眠或自行服用安眠藥,不但延誤正確治療時間,還可能產生酒精或安眠藥依賴。 但是,經過精神科醫師診察後發現,真正屬於「原發性失眠」(找不到其他原因的失眠)只有不到十分之一,其他九成以上失眠案例背後都有其他原因。陽明院區精神科醫師方勇駿指出,醫學上失眠的定義是,持續性一個月以上幾乎天天無法入睡、睡眠中斷或睡眠品質不好。許多人以為自己失眠,其實並非醫學上認定的失眠。 舉例來說,許多人晚上不容易入睡,是因為睡眠相位延遲,其睡眠總時數和一般人相比並未減少,只是晚睡晚起,這通常發生在有熬夜習慣的年輕人,他們可能會經常上班或上學遲到,或白天精神不濟、頻打瞌睡,這樣的人可能需要精神科醫師指導,來重新建立睡眠規律。 方勇駿表示,還有一些人(尤其是老年人)很擔心自己睡不夠,以為一天睡不到八小時就是失眠;其實,成年人平均睡眠時數只有略多於七小時,而且年齡越大睡眠越短,這是自然老化的一部分,即使睡眠時間比較短,但只要白天精神好,也是正常睡眠。 許多失眠的人會去看一般科,要求醫師開立安眠藥,或是自己想辦法去買(或借)安眠藥來吃,但其實他們可能是被「憂鬱症」困擾而不自知,假如一直吃安眠藥,不但延誤正確治療時間,還產生安眠藥依賴(成癮)。 正確安眠藥使用原則是,還沒有準備要睡,就先不要吃安眠藥;等該忙的事都忙完了,才可以吃安眠藥,而且要在接近真正可以睡著的時間吃;吃過安眠藥就好好躺在床上休息,不要再去擔心睡不著,因為安靜躺著就是一種休息;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在精神科醫師指導下,恰當地吃安眠藥,不要亂吃或多吃。 方勇駿強調,想要睡得健康、睡得好,應該儘量多了解與睡眠有關的知識,有任何睡眠相關問題,都應該找精神科醫師討論,做正確診斷與治療。
|
國際厚生健康園區編輯群
編輯: 紀秉瑩
|
最後修改日期: 2009/12/9 下午 05:29:0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