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拒絕數羊擺脫失眠之道 >> 心病還需「新」藥醫!不拒絕就醫憂鬱症患者必能揮別憂鬱 |
|
心病還需「新」藥醫!不拒絕就醫憂鬱症患者必能揮別憂鬱
|
有些人罹患憂鬱症而不自知,即使知道了也因為忌醫或以為無藥可醫,甚至認為只靠自己即可克服,而拒絕到精神科就醫治療;精神科醫師指出,現在已經有一些抗憂鬱劑可有效治療憂鬱症,只要憂鬱症患者能勇敢邁出第一步就醫,與醫師好好配合,一定能揮別憂鬱。
一名31歲的小學代課女老師,長期準備教師甄試以期能成為正式老師,但因錄取率偏低,聯考幾次都名落孫山,導致長期壓力大且失眠;最近兩個月因考試將近,情緒低落的情形更為嚴重,並出現哭泣、食慾減低現象,連體重也掉了五公斤,注意力無法集中,導致工作及課業連帶受到影響。
加上媒體上知名藝人上吊自殺的新聞反覆出現,讓原本覺得比不上別人、沒希望考上的她,認為活在世界上已經沒有意義及價值,自殺的念頭也越加強烈;一直擔心就醫後會有紀錄,而拒絕就醫治療,後來在家人堅持下首度至精神科就診,經醫師診斷為重度憂鬱症。在接受一段時間的治療後,目前情緒逐漸穩定,自殺念頭已消失,失眠及食慾減退情形也已改善。
鹿秀聯合診所精神科主治醫師高勤益表示,門診中類似這名代課老師的個案相當常見,這名個案的症狀其實是相當典型的憂鬱症,許多人首次就醫時主訴症狀均為失眠,但仔細探求根本原因,其實往往是憂鬱症作祟。
高勤益進一步表示,有些人罹患憂鬱症而不自知,即使知道了也因為諱疾就醫,或以為無藥可醫,甚至認為靠自己即可克服,而拒絕到精神科就診;其實憂鬱症是可以有效治療的,古人說「心病還需心藥醫」,在醫學發達的現在,心病更需「新」藥醫。
目前最新的醫學研究顯示,憂鬱症的發生通常是因為先天的遺傳體質或是後天的環境壓力,導致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的失調所造成,因此這些腦內物質失調是可以治療的,現在已經有一些抗憂鬱劑可有效治療憂鬱症,只要憂鬱症患者能勇敢邁出第一步,與醫師充分配合,必定能揮別憂鬱。
|
國際厚生健康園區編輯群
編輯: 紀秉瑩
|
最後修改日期: 2005/6/28 上午 11:53:0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