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會藉著小酌一番來消除心中愁悶,但其實並不能達到效果。國泰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國華指出,甜食和酒可以快速地提升腦中的血清張力,安定神經系統,暫解煩憂,但這有如飲鴆止渴,心情會更加鬱悶。若要改善憂鬱及焦慮,可選擇多吃魚油。
食物是影響情緒的一大因子,有的食物可以舒緩情緒,有的食物卻會造成情緒波動。陳國華表示,很多人精神不濟時就喜歡喝一杯濃咖啡,喝了以後確實會快速提神醒腦,加快情緒反應和思考速度,有短暫的舒暢和激勵效果,但4至6小時後,會出現焦慮、神經緊張、疲勞、肌肉酸緊,甚至易怒。
健康飲食可以改善憂鬱。民眾可以多攝取多醣類、蛋白質、脂肪類、維他命及礦物質及水,透過飲食的調整來抗壓及抗憂鬱。多醣類可以透過血清素的提升來舒緩壓力及改善情緒,像全榖米、大麥、小麥、燕麥、瓜類及含高纖維多醣蔬菜都是較健康的食物;蛋白質胺基酸是製造情緒荷爾蒙的原料,和情緒安定有關,因此,憂鬱症患者可多吃香蕉、奶製品、火雞肉等富胺基酸的食物。
陳國華指出,膽固醇攝取不足也會造成憂鬱症,體內的膽固醇應維持在正常的濃度。根據研究發現,魚油是良好的不飽和脂肪酸食物來源,多攝取魚油可以改善憂鬱及焦慮,而蔬菜油因有高含量的GLA(丙亞麻油酸),對憂鬱症也有療效。
維他命、礦物質及水都是人體內必須存在的物質,因此,陳國華建議,現代人可以每天補充一顆適合自己的維他命,同時也要多喝水,有防止憂鬱的功效。
|